怎麼其他皇帝就有好多奸臣禍亂朝綱呢?
朕想尋幾個靠譜的奸臣就這麼難?
沒天理啊!
罷了,慢慢尋摸吧。
那隻剩張廢柴這個傢伙了!
如果說唐孝仁是幫兇的話,那張暃柴就是這次禍端的“罪魁禍首”!
如果不是他自作主張,翻新了那批軍械,也不會國運反漲。
而事後李天讓西廠去打探,發現張暃柴居然在軍械庫建造了十餘個水力重錘,大大的提高了軍械庫的生產效率。
這下可把李天嚇壞了!
他確定了一個想法,便是不能繼續讓張暃柴折騰下去了。
再這樣下去,讓他造出來更厲害的機器,朕的軍械庫怕是要進展成兵工廠了。
不可以不可以!
不能讓張暃柴做軍械庫的督查了!
真危險啊!
朕都被這傢伙的名字矇騙了,不是廢柴不說,還是個能吏!
但張暃柴是張太后推薦的,還是太后族親。
這些日子李天經常去給太后請安,關係緩和了許多。
如果無緣無故的處罰張暃柴,恐怕沒法和張太后交代。
李天思索著,不然把張暃柴調離軍械庫?
那去哪兒呢?
工部乃一大部,除了尚書還有兩個侍郎,張暃柴並非科舉出身,沒法做侍郎。
剩下的便是工部其餘的衙門了。
軍械庫在工部算較為靠前的部門。
不過製造軍械是件苦差事,軍隊的要求高,很多人都盯著。
看來這個張暃柴很精通機巧之術,那指定不能讓他去製作部門。
不然他再折騰出什麼機器來,可就弄巧成拙了。
工部下面,最肥的差事便是駕部司了。
駕部司,負責全國的道路建設與驛站系統。
相當於現代的交通與郵政長官了。
這可是個非常有實權的職位。
讓張暃柴去駕部司,就不會在軍械庫繼續折騰了。
這個主意好!
李天立即說道:“小魏子,擬旨!”
“奴婢在。”
“調軍械庫張暃柴為駕部司司丞。”
“遵旨,陛下。”
駕部司雖然和軍械庫是平調,但是二者的權力沒法相提並論。
小魏子也清楚陛下這是升了張暃柴的官。
陛下不愧是明君,有功就賞!
翌日。
在御史臺風波後,朝堂上又出現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便是陛下重啟了煉丹房,請霧隱山的小天師來主張煉丹。
如果是以前,御史們的奏摺都能給皇帝埋了。
但是經過兩次御史臺風波後,李天的權威日益增重。
現在也沒人敢上奏進諫了。
而內閣首輔唐孝仁,也感覺奇怪,但他保持了沉默。
所以這件事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風波,但也沒一封奏摺敢遞到李天的案頭。
第二件,便是皇上將八千套軍械撥給了瀘州。
此事引起許多武官的不滿,尤其是東遼總兵,幾次上書表示抗議。
連主持軍武的武安侯秦天陽,都表現出不滿。
天子偏護自己的小舅子,不僅提拔了沒有資歷的蘭德做瀘州都尉使。
居然還把新裝備也分給了瀘州。
將士們該多心寒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