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可以在接連取得大捷後,依然如此冷靜。
一定是源於陛下樂於反思,從不驕躁的原因!
江德再次對皇宮行了一禮:“能為陛下效忠,是下官三生有幸!”
禮部迅速開始展開春闈科舉,整個京都都熱鬧起來。
全國透過府試計程車子們,全部聚集在京都,準備參加這次的科舉考試。
井川浩三從沒見過如此多的讀書人。
就算是倭國的“京都”,也看不到如此多識字的人。
倭國的質子團,一來到京都這個繁華世界後,就飛速迷失了自己。
沒辦法,京都太繁榮了!
這些倭國王室貴族的繼承人,紛紛淪陷了。
來大周之前,這些質子全部都哀聲載道。
但在京都生活了一陣子後,就算是大周趕他們回去,他們也不想回去了!
和京都相比,倭國就是個鄉下農村!
“寧做大週一條狗,不做倭國一貴族!”
這是倭國質子間最近流行的一句話。
不過大周對這些“學習”的質子,只負責簡單的住宿。
他們還是要負責自己的日常開銷。
好在倭國黃金豐富,這些來自島國的貴族繼承人雖然土。
但他們有錢啊!
甚至這些質子團的一擲千金,還側面拉高了京都娛樂城所的GDP。
井川浩三對同伴的這些行為嗤之以鼻。
他是個有抱負的人!
他是次子,幾乎不能繼承家業。
所以井川浩三萌生了一個大膽的念頭!
在大周做官,不比做倭國的土包子貴族強?
要是可以留在繁華的京都,讓他做名小商賈也好啊!
井川浩三開始痴狂的學習漢語,他還從國子監專門借來四書五經學習。
沒多久,他還真學會了半吊子的漢語。
雖然發音奇怪,但也可以交流了。
比起那些倭國質子們,高麗的君臣就很倒黴了。
倭國只是派繼承人為人質。
高麗可是君臣全被抓到了京都。
尤其是高麗王,每日都有翰林院學士上門來授課。
每日都得背誦忠義貼、孝經之類的書籍。
若是背的不好,還會有戒尺伺候。
高麗王的手心都被打腫了!
隔三差五,還得寫一封總結書,總結這段時間自己的學習心得。
高麗王哪吃過這種苦!
不光是高麗王,高麗的大臣也全是這個待遇。
所以朝廷雖然沒有限制這群高麗人活動。
但是他們每日都關在屋子裡讀書,也是非常悽慘。
京都的酒樓都紅火起來。
每次科舉前夕,都是京都酒樓的旺季!
一名身穿白衣的書生,獨自坐在角落裡飲酒。
其他書生都是同鄉扎堆在一塊,呼朋喚友、飲酒為伴。
但是這名書生卻非常安靜。
這名書生臉型方圓,一身生人勿近的氣質。
“譚兄,你怎麼總是獨自飲酒呢?”
另一名藍衣書生湊了上來。
這名書生一臉狡詐的模樣,臉上的表情十分生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