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為賓傲然的說道:“格物致知!”
“格物,便是參悟世間萬物的原理!今日恪一物,明日格一物,只要積攢下去,便是通向聖賢之路!”
“有了格物以後,再思考原理與原理的聯絡,便能快速掌握新興事物。”
顧芊芊無法理解,但她知道,這名書生的確沒有一絲真氣。
他剛才的真氣,就是模擬顧芊芊的。
太恐怖了!
這名書生如果習武,瞬間就能變成一流高手!
這世上怎麼會有這種人!
罷了,反正不是敵人,還是溜吧。
顧芊芊調動輕功,快速離開了佛光寺。
呂為賓淡定的回到臥房裡,繼續拿起書翻看。
春闈當天。
京兆尹派出了所有的衙役小吏,維持貢院周圍的治安。
禮部負責檢查的小吏,則站在貢院門口。
他們負責給士子搜身,保證沒有夾帶作弊的情況。
每個參加科考計程車子,都已經透過了府試。
但是在貢院中,他們也只是尋常的考生。
禮部尚書江德,是本次科舉的主考官。
江德不負責後續的閱卷。
翰林院的院長、禮部尚書、國子監祭酒,他們是審閱官。
他們負責最後評定試卷,決定哪些試卷可以進入殿試,上報給聖上閱覽。
禮部主事,翰林院的學士,總共十八人為閱卷官。
他們主要負責批改“貼經”,然後給考生的“策論”排等次。
只有“貼經”合格,策論是乙等以上的,才可以遞交到審閱官面前。
科舉是朝堂的掄才大典,朝廷上下全在盯著這場考試。
李天也站在皇宮裡,看向貢院的方向。
也不知道這次科舉,能給朕選拔出多少可用的“人才”呢!
隨著一聲清脆的銅鑼聲,科舉考試正式開始!
呂為賓自信的走入了考場。
劉文卓也在同鄉的簇擁下,走入了考場。
考場的檢查十分嚴格,三月份的京都依舊很寒冷。
但每個考生都得脫下全身的衣服,仔細盤查後才能進入。
隊伍很長速度很慢,呂為賓也不著急,悠悠的排隊走入了考場。
淡定的坐在隔間裡,呂為賓開始看考題。
首先是“貼經”。
科舉到了大周朝,四書五經中較為有名的片段全考過了。
所以貼經的考題越來越偏。
出的都是比較冷僻的句子。
這十分考驗考生的記憶力。
正常來說,十道貼經,可以做對五道,就能判定為“透過”。
只有透過的試卷,才能進入下一輪。
不過即便是十道對五道,也是頗有難度的。
許多老舉人,都被刷在了貼經這一關。
不過對於呂為賓和劉文卓這種學霸,貼經不算困難。
呂為賓非常快速的完成了貼經的作答。
他開始翻看策論的考題。
“盤點歷朝昏君?”
這是什麼奇葩題目?
不是考策論嗎?
怎麼開始盤點昏君了?
這出考題的人有毛病吧!
呂為賓也被這個考題給弄蒙了。
但是他也算才思敏捷,很快便找到了思路。
當真要這樣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