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燈火天無夜,十里綺羅風自香。華燈初上,火樹銀花。汴京城內張燈結綵隨處可見,瓦簷、露臺之上,高懸著的燈籠亦是讓人目不暇接。
竹條扎制而成的燈籠千姿百態。上糊色紙,繪有二龍戲珠、龜鶴齊齡等圖案,很是漂亮。小小的燈籠掛在各家的屋頂最高處,錦上添花的排列在了街道的兩旁。汴河中,燃起的一盞盞荷花燈,尤為應景。
泛舟汴河上,登樓賞夜月。結伴遊街市,良辰美景時。談古說今,歡聲笑語。州橋一側,崔少愆看著那些令她眼花繚亂的花燈,躍躍欲試了起來。
“松鶴延年,八仙過海,天女散花……哇!衣紫,這些燈籠上的畫作很是好看……要打燈謎?”
崔少愆目不轉睛的盯著那個‘八仙過海’的走馬燈,駐足在原地良久都不願離開。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閒。這是個啥謎……?”崔少愆看著貼在紗燈上的謎條,一臉的蒙圈。並沒有說打一植物還是燈謎用語啥的啊,這要讓她怎麼猜?!正欲抓狂中,一道清冷的女生便說出了謎底:
“西施。”
“就這?”接過燈籠後,崔少愆看了一眼劉衣紫,很是不服輸的轉至下一陣地。不就猜個題目嘛……感覺她也可以的。愛不釋手的把玩著手中的燈籠,她眼尖的又看上了一盞兔子燈。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天門山!”崔少愆頗是篤定的給予了答案。
“是昊。”劉衣紫歪著腦袋,疑惑的盯著她家兄長,頗是不解她到底是怎麼想的。
“那這個……江城如畫裡,山曉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呢?”崔少愆不解的繼續發問道。
“中秋啊!兄長,這可都是李白的詩。”
“……”
“衣紫~為兄竟是一個都猜不出……”內心就差咆哮的崔少愆,不斷鄙夷著這千年的文化鴻溝,此情此景下,顯得她頗像一個文盲。
左看看不會,又看看不懂,到最後只能很是沮喪的看著劉衣紫,委屈巴巴的扣著手指頭,訴說著無盡的哀怨與不甘。
“我猜,兄長選。”劉衣紫無奈的嘆了口氣後,拿眼神鼓勵著崔少愆,示意她別放棄。
“妹妹!”
崔少愆瞪大了不可思議的眼眸,感激又崇拜的看著劉衣紫,一個又一個的將燈謎給猜了出來,手中已經拿了好幾個燈籠的她,嚐到甜頭後,猶如脫韁的野馬,一發不可收拾。
終於學乖的她,徹底放棄了動腦子。看到喜歡的就唸一句,之後便會有一道清冷的女音給出謎底來。
“勸君莫拒杯,春分笑人來……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月下飛天境,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衣紫,這個好看,我要這個!”
“那個也好看,我還要那個!”
“還有這個!”
於是,周圍遊街的百姓,頗為不齒的看著一個“厚顏無恥”的少年郎,衝著一個嬌弱的美娘子,不要臉的討要著燈謎。手中的燈籠最起碼有五六個了,還在不停地索求著。
州橋的另一側,恰巧偶遇到的採楓,看著如此不知羞恥且毫無廉恥可言的崔少愆,瞪大了眼眸。轉頭疑慮的問出了聲:
“夫人,這真的是小公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