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那顆珠子,崔少愆腦海中瞬間蹦出了三個字:隨侯珠。這是原主的……記憶?這顆珠子背面佈滿了蜻蜓眼式的圓圈,與剛收進去的玉牌貌似是一體的。就著這些圓圈,對著玉牌上的孔洞稍一旋轉,居然完美契合。真的是擰螺絲都沒有如此順滑過。
這技藝,誇它一聲鬼斧神工都不為過。
四厘米大的夜明珠居然沒有小它一半的珠子亮,奇哉,妙哉!再次將珠子和玉牌貼身收好後,崔少愆嘗試著開啟了盒子裡最後一件戰利品——卷軸,震驚寫滿了崔少愆的臉龐。居然是龍鱗裝幀的卷軸!或者說是一幅畫卷製成的書。
外面一整個卷軸居然是用緙絲織成的!一寸緙絲一寸金,不斷乍舌的同時,崔少愆小心翼翼的翻開了這幅卷軸。
卷軸內裡全部是用帛書摺疊而成。帛書摺疊而成的邊緣處,統一包裹著寬約半厘米左右,薄厚不超過兩毫米的金箔!這些金箔金光燦燦地,差點晃花了她的眼睛。
不過,這盤棋下的可真值,又是金箔,又是金絲楠木,又是緙絲的,她賺了,秘密什麼的暫且放一邊,光這些行頭就夠她安穩度日了。真的要感謝她素未謀面也不可能謀過面的過世外祖了,當真是豪橫。
有著物質方面的絕對加持,崔少愆精神方面也來了興趣,盤腿而坐翻看起這幅卷軸來。將緙絲卷軸向右攤開,只見卷軸盡頭處繡著“天子泣”三個篆書體。
至於崔少愆為什麼會認識這三個像符號一樣的字,歸結於卷軸末端緊鄰著這三字處,提有一首詩,規規矩矩整整齊齊的拿楷書體寫著:
北使還京作
去年今日奉皇華。只為朝廷不為家。
殿上一杯天子泣。門前雙節國人嗟。
龍荒冬往時時雪。雪苑春歸處處花。
上下一行如骨肉。幾人身死掩風沙。
掩風沙下面約一指的距離處,是蓋了章的私印。也是篆書體,寫的是什麼崔少愆就不知道了,應是落款人署名之類的。
私印一共三處,依次排開的三個私印合一塊顯然大小合適,巢狀吻合,很像是子母印。
詩的下方畫有一座亭子,很是精細。攢尖頂,三重簷,八角亭。連瓦片,錘脊和斗拱都一清二楚。簷柱都畫了八根,亭子整體畫面呈現很是立體,居然是兩點透視的畫法,令崔少愆嘖嘖稱奇。
又是無處不在的八卦,淋漓盡致的滲透其中。她家外祖很是迷戀道家文化啊,簡直和她一模一樣。
這首詩居然還有標點符號,每七字處都有一個圓圈。原來傳說中的句讀是這麼用的。而在天子泣這三個字的旁邊多畫了三個小黑點。恰巧與篆書體寫出的那三個字形像意也像,應是沒錯的。
左手邊所有帛書摺疊處,混著金箔的細邊,拼湊出了一幅畫,一幅隱晦的黑白山水畫。以她所在的晉陽城為中心,兩條河流三座山脈分別居其左右,這顯然是一幅古代的地形圖。
“晉陽城”崔少愆可太熟了,南面水平的河流走向如果沒猜錯的話是黃河;那麼另一條南北走勢的河流必然是汾河。所以西面的山是呂梁山,東面的就是太行山。剩下來東北處的山脈不是五臺山就是橫山了。
再往北處畫有一段段長城的標記,顯然是區分塞外和中原的關鍵。那麼長城以北屬於遊牧民族,大宋初期一定就是遼國了;長城以南則為大同,山西省的最北邊。
不過要是這麼推斷的話,看這興師動眾的架勢,不會古太原真的有什麼驚天大秘密吧?
崔少愆心裡一抽,默默的吐槽千萬不要這麼狗血。然後小心翼翼的翻開帛書,一幅幅的畫,一篇篇的字。看著看著,崔少愆的表情凝重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