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世外的出塵,冷漠又慈悲。當真是風骨峻峭。
“敢問大師法號為何?”勾起唇角,崔少愆衝著和尚有樣學樣的雙手合十,微鞠了一躬。
“貧僧法號比丘佈施。”風骨絕佳,品貌兼優。就是人家不入世啊,可惜了……不過阿連那眼光真的挺好的,也挺對她胃口的。崔少愆在心裡默默地給了一箇中肯的評價。
“大師,少愆才疏學淺,僅知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共有三十二品,有七品處皆提到佈施二字,愚私以為堪比佛家七寶,不知大師法號可是由此而來?”崔少愆試探的問道。
她也不想這樣問,可她就讀過這兩部經書。再多了也憋不出來其他有用的東西了。可她還想多套套話,索性直接就這樣將自己暴露了出去。
“此經並非只有三十二品。舍此蘊已復趣他蘊,貧僧師兄弟法號皆來自六道輪迴。”佈施和尚雙手合十,定定的看著崔少愆。
“如此當真是失禮了。”看樣子是套不出什麼有用的話來了,還是換個方向為好。她可不想繼續再跟眼前的和尚耗下去了。打定主意以後,崔少愆正準備辭行去別處看看,就被佈施和尚截去了話頭。
“施主既與佛法有緣,不若隨貧僧前去自恣堂參佛。時逢夏安居即將結束,寺內眾師兄皆齊聚一堂自恣自醒,很是熱鬧,施主亦可受益匪淺。”
“哈?”看著佈施和尚的盛情邀約,崔少愆默默地將她其實算個道士的話吞進了肚中,老老實實的跟上了佈施和尚的步伐,朝著自恣堂而去。
傳說中的自恣堂,真是小刀劃屁股,令崔少愆開了眼。
每年一次的自醒大會被她恰巧趕上了。這可比她當年一個人去西藏恰巧就趕上了藏族的雪頓節還要湊巧。當初的藏族展佛節,所有的藏族人民喝青稞酒、獻哈達,唯一的漢族的她,混在了全是藏族人民的隊伍裡,就和如今唯一的她,混在了全是和尚的隊伍裡有異曲同工之妙。
真的是很是絕妙!
唯一的蓄髮者——她,跟個傻子一樣,看著所謂的自恣堂內,一群和尚們不斷地進行著自我批評,並被別人批評著。
這哪是自恣堂啊,這就是吐槽大會。憋了一年的不滿,怨氣全部都要發洩出來。藉著佛的名義,藉著經的指引。
抨擊戰也好,口水戰也罷。崔少愆感覺耳朵都要被炸裂了,默唸著“既來之則安之”的精神洗腦金句,默默地觀察起了眾位大師們。
看著住持老實在在的坐在香蹬上,一臉慈祥又博愛的看著吵吵鬧鬧的眾弟子們,崔少愆打心眼裡佩服。這就叫六根皆淨啊,厲害!
轉過頭看向了其他方向。
“六道輪迴剩餘的幾位師兄,分別是悉知,悉見,昔來,昔往和真語大師。”佈施和尚倒是走了過來,站在了崔少愆的身旁,一位一位的指了過去。
望著被一一指認的五位師兄們,一個個慈眉善目,儀表堂堂……等等!崔少愆雖說是個半吊子,但是觀人面相她多少還是懂點的,唯一的一位大師神韻體態皆無可挑剔,可是眼神——並非純粹的修行之人!
那眼神隱含暗沉,猛一觀察,似與其他大師無甚差別,可是定睛細看,就會找到突兀的不和諧之處——那並不應該出現在出家人身上的,陰暗磁場!
那個名曰真語的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