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從這一章開始,我可能會進行大量的視角轉換、倒敘穿插。當然,也有可能不會……要是亂了或者讀不懂了,麻煩請再看一遍。(◍•ᴗ•◍)ゝ)
……&……
窗外刺目的陽光,直射了進來。將靜瀾閣內的青磚地板,切割成了明暗兩種顏色。
透過那道直直的光,空氣裡的塵埃、浮沉都顯了形。
它們在光柱裡翻騰著,遊蕩著。
沒有章法的亂舞,卻又一直停不下來。像是被這束光纏住了似的,在透亮的光裡,被無形的力牽引著,順著光束螺旋上升。
一圈圈繞著光軸打轉,像極了DNA鏈上那些盤旋的紋路,在光明裡,旋轉出清晰的軌跡。
此刻,在月牙門裡間的床榻上。
一個仍舊還在昏睡著的青年人,好似被鬼壓床了一般,哪怕意識清醒的厲害,其渾身上下,卻是動不了分毫。
“世界史記載的世界,是一個不完全的世界,二十四史記載的中國,也是一個不完全的中國。
就像花卉中,有野花和家花一樣。人類文化,也是有野性與馴性之分的。
二十四史記載的:基本上是在溫室效應下豢養長大的,以封建禮制為代表的馴性文化;
而那些在風霜雨雪下,掙扎成長的——以巫儺文化為代表的野性文化,則被湮沒在了野草荒煙之中。”
……
這都是些什麼啊?!為什麼眼前,會浮現出一大段的文字!!!
不斷的在內心嘶吼著,只能同她自己較勁兒的崔少愆,動彈不得的,被迫跟著沉入了進去。
好似想起來了!這是她,曾經讀過的一本書。一本叫做《中國巫儺史》的學術類——考察報告?!
可是好端端的,她為什麼會想起——這一段的記憶呢?!
不斷的看著那一個又一個,蹦到她眼前的漢字。總覺得這比做噩夢魔怔了,還要恐怖的崔少愆,只能被動的,閱讀了起來。
“中國人長期把馴性文化,當做了中華文明之源,孰不知——這是完全違背歷史規律的。
人類必須先獲得文明的一切要素,然後才能進入文明的狀態。文明社會的一切要素,就是人類文明的……文化基因。”
……
“馴化稻,之所以無法再增產,完全是馴化過度的結果。要想進一步增產,就必須在馴化稻中,注入野生稻的野性基因,獲得遠緣雜交優勢,形成良性組合,恢復它的野性活力。”
這不是袁隆平院士的——雜交水稻理論?馴性……野性?!又同眼下的她,有什麼關係呢?
……
“人類文明不也是如此嗎?人類歷史上的一切文明進步,都是人類文化基因——良性結合的結果。(類似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亦或者那些,有記載的‘正史’。)
反之……亦然。
那麼,那部分被人類所丟棄掉的——野性文化呢?!那些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中華文明的‘文化基因庫’(DNA)裡面,所存在的野性文化呢……”
……
野性文化?!難不成是類似於‘長生’的話題!
還有,如果說我一個,來自於異世界的新人類,是馴性文化的接班人,那麼巫族,便是野性文化的傳承者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