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每名星際戰士都應該知道,這些裝備將是他們在即將到來的戰鬥中生存的關鍵。他們平時照顧好裝備,裝備在戰場上才會照顧好他們。
彼得相信隊長們會指導好新兵的,星際戰士這方面他不必過於操心,需要把精力放在其他軍事力量上。
第二支軍事力量就是利姆諾斯星系內的黑暗機械教護教軍,護教軍的兵力在4萬多,4萬護教軍聽起來相當多。
但其中近半還是以戰鬥機僕為主,這些武裝機僕只配備了粗糙的實彈武器,機械鉗與鏈鋸武器。雖然說是鏈鋸武器,但就如同凡人跳幫盾與星際戰士跳幫盾的區別,戰鬥機僕的武器品質不敢恭維。
其次則是遊獵兵與先鋒兵,以及極少量的鐵鏽追獵者,這些機械教步兵手中的流電步槍與鐳武器也許火力足夠。鐵鏽追獵者配備的高週波劍與調絃爪也足夠鋒利。還有500名能在天空中翱翔龍翼兵,但戰爭不是隻靠輕步兵打贏的。
好在黑暗機械教還是有3個營共計120輛天蠍座氣墊坦克,與2個營共60輛野驢沙丘步行者,以及200架始祖鳥戰鬥機。
剩餘的第三支軍事力量就是凡人輔助軍“赫克託耳之矛”,如今這支部隊人數已經達到20萬人,其中普通士兵的裝備與訓練已經可對標帝國的星界軍。
然而還是老大難問題,凡人輔助軍終究以輕步兵為主,依舊是防彈甲配合鐳射槍與自動槍。雖然兵工廠也製作了自動炮、重型爆矢槍、迫擊炮和導彈發射器等重武器作為火力補充,但這些武器依舊只是火力的補充。
赫克託耳之矛的第一批共500輛奇美拉裝甲車已經分配下去,組成了共計8個裝甲團。由奇美拉底盤與撼地炮組成的石化蜥蜴火炮也被部署了800門,形成了15個炮兵團。
至於艦隊方面,戰幫依舊只有短劍級護衛艦“玄鐵號”與錫盧里亞級輕型巡洋艦“審判之刃號”。這兩艘戰艦上的船員們正在檢查他們的武器系統,確保在戰鬥中能夠發揮最大的威力。
而黑暗機械教的艦船,旗艦月級巡洋艦“永恆迴圈號”,破壞級巡洋艦“星核裂解號”,以及2艘風暴級打擊護衛艦,3艘反對者級驅逐艦,這些艦船的武器系統也在進行最後的檢查。
整個星系的軍事力量都在緊張地準備著,彼得知道即將到來的戰鬥將是一場艱苦的戰鬥。但他也知道,這是一場關乎星系的戰鬥,他們必須全力以赴。
此刻無數的裝甲車、火炮、炮彈、士兵都被送上戰艦。但無論是在兵力,還在戰艦數量上,彼得與黑機械教都具有劣勢,但現在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隨著最後一艘戰艦的準備完成,彼得下達了出發的命令。整個星系的軍事力量開始向B-002號“流浪行星”進發。他們的目標是趕走或消滅那裡的獸人,確保利姆諾斯星系的安全。
如果他們戰敗他們就只能放棄整個星系,戰幫重新回到流浪狀態。但如果能夠勝利,就說明利姆諾斯星系已經站穩腳跟,擁有了自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