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依舊催促:
“我理解你們的困難,但我必須提醒你,星港的建設對於整個星系的安全至關重要。”
好吧,也算一個理由,建設利姆諾斯四號是為了更好的建設星港,畢竟他們這一群星際戰士也不懂星港建設這種大工程。彼得當初真該把時間卡死在20年以內的。
彼得知道全銀河的機械教成員都是這個德行,他們真的想製作,排除萬難都要開工。不想的話,就算怎麼催也沒用,除非拿爆彈槍指著他們的頭……好吧這也許有用。
但現在不是和黑暗機械教翻臉的時候,至少不能因為對方拖延工期而翻臉。在大漩渦內,多個朋友總好過多個敵人。彼得只得無奈的繼續催促黑暗機械教建設進度,至於有沒有用就不好說了。
離開了尚在建設,並且不知猴年馬月才能完工的星港。彼得開始著手與人口的運輸,無數穿梭機與運輸機開始把掠奪來的整整200萬人從戰艦上陸續運輸到地面,飛行器如同螞蟻搬家搬般將這些人口送到地面。
對於一個只有1100萬人口的星球來說,突然要接納200萬人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文化交流,語言不通這都將是問題。
但彼得知道,這些新血也將為利姆諾斯三號帶來新的活力。至於如何安置這些人,那是行星總督斯卡曼和記述者薩福的問題,畢竟當初彼得選擇他們就是要他們做這些星際戰士不願做的工作的。
伴隨著這些新移民的到來,這也將是對星球執政者一次巨大的挑戰,畢竟他們當中很多人還是相信帝皇與帝國的,但也是一次機會。
但行星已經在這幾年建立執法隊伍,他們會執法高壓執法,可能會有幾萬到十幾萬人被處以勞役處罰,甚至被執行腦葉切除和機僕改造懲罰,因為這帝國也是這樣做的。
他們必須確保這些新移民能夠迅速融入利姆諾斯三號的社會,投入對行星的建設之中,同時保持星球的穩定。
這群被迫離開家園的居民,一開始他們肯定會不滿,會發生暴亂,但只要戰幫控制好星語者,這一切就都只發生在行星內部。
況且利姆諾斯三號這裡不比巢都世界,巢都內部可能什麼都缺,但槍是管夠的。下巢與底巢各種幫派林立,每天都在彼此為了一點食物與水甚至其它資源廝殺,每天非正常死亡甚至失蹤的人就有幾十萬。
這也是為什麼彼得會在頂巢與上巢進行抓捕人口的原因,這裡的人基本都識字並接受了足夠的教育。他們多多少少都有一技之長,這也是他們也居住在此的原因。
利姆諾斯三號這顆行星十年前還在使用青銅與鐵製武器,用犁耕地,生產力也許較低,但先進的武器也是如此。尤其是槍支還沒有氾濫,沒有足夠的武力,他們想暴亂也暴亂不了。
更何況有星際戰士駐守在這裡,他們自己就是銀河之中最暴力的集團之一。
至於這些人的不滿,其實也很好解決,時間是最好的良藥。只要一年又一年的過去,他們總會向前看的,畢竟也沒得選。畢竟人類可以享受最奢華的生活,也可以忍受最痛苦的生活。
等到他們這一代人在行星上生兒育女後,他們的下一代就是利姆諾斯三號土生土長的居民。
等第三代居民出生並長大,也許他們就會對祖輩口中的帝國嗤之以鼻了。一代又一代延續,他們身上的帝國的印記就會越來越淡。
彼得在恐懼之眼中時曾經看過一本古籍。那本書籍的作者是一名古泰拉藥劑師,藥劑師在古籍中提到“時間是治癒一切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