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錘40k:鍛鋼兄弟

第73章 興辦教育

彼得至今仍然記得200多年前,他在奧林匹亞的學校裡,與同齡人一起學習高哥特語,絞盡腦汁的計算數學題,與其他人追逐打鬧。

尤其是辦運動會的時候,他記得當初自己特別喜歡去看某個女孩穿運動短褲的樣子,尤其是短褲露出的潔白如玉的大腿。儘管現在的他已經無法理解,當初自己為什麼會對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如此著迷。

但經歷過學校教育的他從未忘記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重要性是多方面的,它不僅關係到個人的成長和發展,也是社會進步與繁榮的關鍵因素。

教育也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投資於教育就是投資於未來。但教育也是一種昂貴的東西,它既沒有生產也沒有創造,沒有實體,既不能吃,也不能用。但它是長期執行後多年才能獲得收益的投資。

這個觀念行星上的大多數人都不理解。對於行星上原本的貴族來說還好,也許內容不盡相同,但他們還是重視教育的。但對普通人及奴隸來說,他們更願意讓孩子直接參與工作,而不是浪費時間和精力去接受看似無用的教育,畢竟這部分的收益是短期內看得見摸得著的。

其實這也是眾多帝國世界之內,底巢與下巢的普遍現象,畢竟無論是下巢從事的重複化工廠工作,還是底巢幫派成員用槍和刀相互廝殺,都不需要讀會寫,或掌握科學知識。

因此,彼得需要建立一個惠及所有適齡青少年的教育系統。這個教育系統學科將涉及低哥特語、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知識。還將包括簡單的體能和軍事訓練,以及對鍛鋼天使的崇拜。

其中最重要的是低哥特語,因為在這個星球上,1300萬人中有1100萬使用本地語言,而兩百萬新移民主要使用低哥特語。

而且本地語言還存在方言與分支,還能再進行細分,本地語言的多樣性和方言也造成了居民之間的交流障礙。對於彼得來說,母星的人上使用多種語言是不可接受的,這隻會浪費時間與成本。

也許母星上的老一輩居民無法學習一門新的語言,但彼得不能容忍下一代繼續使用本地方言。藝術與文學價值對於他來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母星只能有兩種語言,“低哥特語”與“高哥特語”。

而低哥特語是高哥特語的劣化版本,它幾乎是全帝國通用的語言。學會低哥特語也便於行星居民進一步掌握高歌特語。

至於是否學習更高深完整的高哥特語則是居民自己的選擇,畢竟能熟練的讀寫高哥特語是母星行政官僚的必要條件,想要“進步”的人自然會自費學習的。

因此彼得決定戰幫母星要以低哥特語作為母語,於基礎教育中強制推行,並在幾代人後徹低捨棄本地語言。

體能和簡單軍事訓練則要貫徹在基礎的教育體系之中,並且無論男女。因為整個銀河時刻處於戰爭之中,不知道什麼時候戰火就會燒到母星。

雖然很多阿斯塔特不願承認,但凡人士兵才是戰場的基石,他們的存在確保阿斯塔特斬首與突擊戰術能夠成立。戰幫未來肯定需要進一步擴招凡人輔助軍與行星防衛軍,如果沒有上千萬的凡人輔助軍與行星防衛軍,根本無法執行一場大型的戰役。

因此在基礎教育的學校中就開始執行的軍事教育,這既能增強居民體質,又能提升母星凡人兵源的素質。如果有必要急需徵兵時,也可以強行徵召居民進行基礎訓練後送入戰場。無論如何這種教育都是值得的。

當然除了基礎教育之外,還需要開展更高階的專業教育。如專業的軍事學院、醫學院、工程學院、執法者學院、行政學院與航海學院,當然還有其他更細分的學院不一而足。

而軍事學院則如字面意義那般,以培養各類軍官為主。尤其是炮兵、坦克兵、戰機飛行員等更需要專業技術的兵種,這些都是戰幫凡人輔助軍裡缺乏的。

以及航海學院,這種學校所教授的這並非是在大海上的航行,而是在星辰中指揮虛空艦的航行與戰鬥。伴隨著戰幫艦船的增加,他們的船員,尤其是高階船員已經開始有點吃緊了。

至於其它醫學院、工程學院、執法者學院、行政學院所教授的內容更是一望而知。

彼得剛到母星時就考慮過建設這些學院了,可當時的他缺乏專業的教師。至於現在教師的人選彼得都想好了,就從掠奪而來的200萬接受過教育的人中選擇。

他們當中也許會有人不願意背叛帝國,但彼得不相信兩百萬人中每一個人都誓死效忠帝國。面對更優渥的生活條件,總會有人屈服於現實的。

是需要修改的還有信仰,母星的主要宗教是本地化的帝皇信仰。誠如彼得剛剛來到星球時所說,他無意改變這些信仰,但卻需要對其進行修改。

比如在所有基礎教育中增加對於帝皇的天使,鍛鋼天使的信仰。教育中強調鍛鋼天使保護他們們免受外星異形的傷害。

他們是如何離不開天使的保護,鍛鋼天使如何引導他們,凡人們需要無條件的服從這些天使,因為天使的意志就是帝皇的意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