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錘40k:鍛鋼兄弟

第43章 遠征準備

彼得相信巴爾納巴斯知道如何指揮。

最後他將頭轉向了在場唯一的凡人,凡人輔助軍“赫克託耳之矛”名義上的最高指揮官薩克斯身上。

包括彼得在內的21雙眼睛全部盯住了這個瘦弱的凡人,薩克斯不由得吞了吞口水。

他鼓起勇氣開口:

“大人,按照您之前的命令我們遣散了部分不合格計程車兵,加上這段時間的訓練,輔助軍有5.4萬人,他們裝備有輕武器。但我們沒有火炮、坦克、裝甲車,倒是有一些運輸卡車。”

“問題是我們能在虛空中飛行的運輸器實在不夠。一架天鷹座穿梭機、兩架阿維魯斯駁船,靠這點力量要將5.4萬人運輸到地面將是一場災難,更不要說還有卡車了。”

彼得點點頭,這些正是這次遠征要搞定的問題:

“卡車不用帶了,難以運輸也佔地方。我也指望不上你們做什麼大事,你們需要的是佔領我們攻下來的地方。去通知工廠多生產鐐銬與鐵籠,訓練方面也多往抓捕與看押方面開展。”

薩克斯不敢抬頭,只是回答:

“是的,大人。”

接下來就是小隊劃分與晉升了,其實大家心裡基本清楚人選,這也是建制完善軍團的優勢。

拿帝國舉例,假如戰團長戰死了,一連長就是第一順位繼承人。所有連長都知道服從一連長命令,一連長也將自動接過指揮權。至於戰後推舉誰當戰團長是戰後的事兒,現在先聽一連長的。

同樣的一個連隊或小隊裡大家也都會有一個預設的指揮順序,比如隊長戰死由某人頂替,再戰死就由下一個頂替,直到最後兩個人。

因此大家對於誰會成為隊長也是有默契的,彼得的任命只是走過場。

只有那種秩序混亂的戰幫才會頻繁出現誰拳頭大誰是老大,殺了對方取而代之的情況。

這種篩選機制也讓很多混沌戰幫首領成為能打的莽夫,畢竟個人實力與指揮能力是兩碼事。很多戰幫就這樣,首領換了一批又一批,戰幫也在這種無意義的內耗中越來越弱小。

彼得釋出任命:

“晉升戰鬥兄弟托爾為第一戰術小隊隊長,除3名老兵外補充11名新兵,組成15人戰術小隊。”

“沃那比繼續帶領第二戰術小隊,在6名老兵的基礎上補充9名新兵,組成15人戰術小隊。”

“第二小隊戰鬥兄弟本傑明晉升為第三隊隊長,補充14名新兵,組成15人戰術小隊。”

“3位旗艦護衛不變,作為機動力量隨時準備出動。”

彼得很快確定了各個小隊的隊長,並沒有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彼得最後總結:

“我們將有兩個月準備時間,務必在時限內做好準備,到時候準備出發。”

就在最後,彼得想起了一項安排:

“趁這個時間也讓新兵回家看看,會議結束。”

所有人默契的起身揮拳擊胸,高喊戰吼。

“共赴熔爐,皆鍛為鋼!”

現在每個成員都清楚自己了的任務和責任。所有人都離開了會議室,準備投入到緊張的遠征準備工作中,為了即將到來的戰鬥,也為了戰幫的發展。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