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與安東尼穿著動力甲,邁著沉重但迅速的步伐,從停機坪走向重工業區,他們的動力甲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銀色的光芒。
事實上自從物資充足後所有戰鬥兄弟都把武器與裝甲保養的很好,他們畢竟是鋼鐵勇士出身,鑄造與維護的手藝方面是高於大多數軍團的。現在老兵們就在將這一經驗傳授給新兵們,儘管這些新兵的悟性參差不齊。
剛下風暴鷹彼得就摘下頭盔,對面一名幾乎禿頭的工廠負責人與一位低階黑暗機械神甫就迎了上來。他們上前向兩人致敬,並自我介紹:“尊敬的鍛鋼天使,歡迎來到工廠,我是這裡的負責人。”這位負責人誠惶誠恐的向彼得與菲隆介紹了工廠的基本情況。
隨後一行人檢視了生產線,巨大的衝壓機發出轟鳴聲,將鋼板壓制成汽車的外殼。機僕使用手臂上的鐳射焊槍在火花四濺中將金屬部件緊密連線,每一道工序都精確無誤。
工廠採用了人工與機僕相結合的勞動力的生產線,能夠24小時不間斷地生產汽車、卡車、與摩托,另外還有一條生產線以生產中小型的大氣層內的噴氣式飛行器。
滿頭是汗的工廠負責人說:“工人們完全明白那些車輛的重要,我們一直實行兩班倒,加班加點的工作”
但不合時宜的,旁邊身著繡紅色長袍的神甫喉嚨上的發聲器發出聲音:
“錯誤,目前工廠生產效率是預期的73.37%,可以進一步提升”
對此彼得什麼都沒說,他只是來到了一段生產線。此刻一名女性工人正戴著口罩,拿著噴槍全神貫注的對卡車車門噴漆。當她注意到星際戰士來到自己身邊時嚇了一跳。
彼得並沒有理會,而是看了看由鋼鐵塑形的車門。他伸出食指用力一戳,就在門上留下一道深深的凹痕。
終究只是民用載具,僅僅是自動武器就能將它們射個對穿。這種載具在星球內運輸運輸人與貨還行,只有窮到不行的叛軍才會架上機槍當裝甲車。
彼得輕輕的嘆了口氣,嚇的負責人一哆嗦,反倒是旁邊的黑暗機械神甫站在那裡無悲無喜。
負責人壯起膽子詢問:
“鍛鋼天使,您為何嘆氣,是我們做的有什麼不對嗎?”
彼得看向負責人說:
“沒有,你們做的很好。我對工人們辛勤的工作致敬,廠長。”
負責人急忙感謝:
“能為天使們服務是我們的榮幸。”
彼得再次詢問:
“工人的伙食怎麼樣?”
負責人回答:
“吃的很好,主要吃的是屍體澱粉與合成食品,還有海帶及其他藻類罐頭,輔以魚肉蛋白塊,偶爾還能有小麥麵包與酒。”
以帝國的標準,其實吃的還算不錯了。事實上光是利姆諾斯三號提煉鉕素時產生的屍體澱粉就夠整個星球的人食用了,星球上幾乎沒有人會餓肚子。這也是背靠一個鑄造世界的好處,只是這顆星球上不可能永遠維持在1000多萬人。
黑暗機械教優先發展了海上船運與汽車工業,有了這些載具,星球才能運輸貨物與原材料。之後要開始建設電網,鉕素運輸管道,大規模發展紡織業、化工業等產業,這樣規模發展更大後將建設鐵路與與高速軌道火車,人員與貨物能在更短時間從大陸一角運到另一角。
地面的發展算是有條不紊,但太空中的可就不一樣了。自從上次與交接賢者完後星港的建設就沒有什麼大動靜,只是一群機僕與少量神甫在那裡裝模作樣的繼續建設。
大部分的黑暗機械教人員都跑到利姆諾斯四號去了。在那裡他們加班加點的開始建設,已經在星球表面建設出數個礦場,星球軌道上也在建設星港。得知這個訊息時,彼得才反應過來黑暗機械教的50年期限其實是有巨大冗餘的。
彼得詢問負責人:
“生產方面有什麼困難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