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在通訊器中釋出命令:
“接近護盾,改變戰術動作。”
15名星際戰士直接在空中切換姿勢,從頭部衝下直接改變為雙腳落地的空中形態。他們的動力甲上的跳躍揹包推進器啟動,使他們能夠以可控的速度下降。
在接近護盾的瞬間所有戰士使用跳躍揹包進行反推,以降低速度並避免觸發護盾的防禦機制,等待著與無數太空垃圾一同觸發護盾。
在彼得的指揮下,星際戰士們調整了自己的下降軌跡,準備進行反推。他們的動力裝甲上的跳躍揹包發出了低沉的轟鳴聲,隨著反推力的增加,他們的速度逐漸降低。護盾的能量場在他們面前閃爍,彷彿在警告他們不要接近。
在接近護盾的瞬間,星際戰士們同時啟動了跳躍揹包的反推功能。他們的速度驟減,幾乎在護盾的能量場中靜止。與此同時,第三批的太空垃圾伴隨著他們一起到來。
護盾的能量場檢測到了他們的存在,但因為速度的降低,加上太空垃圾的掩護,戰士們成功地穿過了護盾。
突破護盾後,彼得與戰士們調整了自己的姿態,再次頭部向下開始俯衝。他們的動力裝甲上的推進器提供了精確的控制,使他們能夠以驚人的速度向地面接近。
地面的防空火力經過前兩輪的消耗明顯後勁不足,他們向著空中大量的集裝箱等物品射擊而去。伴隨著這些巨大垃圾的爆炸,無數小碎片形成,而15名星際戰士就藏在這碎片之中。
隨著他們接近地面,十五名星際戰士默默分成三個小隊,向著三飛去。他們的動力甲上的鳥卜儀開始分析地形,尋找最佳的著陸點。
他們選擇的著陸點是巢都的外圍,這個地方看上去平平無奇。但從星港主管那裡獲得行星防禦的情報表示,世界上多個行星護盾發生器就在這裡的地下。從某種角度來說,如此重要的防禦設施安排在巢都外圍是愚蠢的。
但其實只要情報不洩露,沒人會想到這麼重要的裝置不在巢都內,這樣反而更安全。是的,只要情報不洩露。
在接近地面的最後階段,彼得與身旁飛著的4名戰士再次啟動了跳躍揹包的推進功能。這次,他們需要更精確的控制,以確保安全著陸。
跳躍揹包的反推力恰到好處,使他們的速度降低到了安全範圍。他們的動力甲腿部向下,準備吸收著陸時的衝擊。
降落點正有幾個拾荒者徘徊,彼得直接直接在半空中舉槍射擊,砰!砰!砰!將潛在的告密者殺死。
隨著一聲聲沉重的撞擊聲,阿斯塔特雙腳著地,安全地降落在了星球的表面。他們的動力甲在著陸時發出了輕微的震動,但戰士們毫髮無損。
無視著面板輕微的燒傷,彼得在通訊器中與其他兩個小隊交流:
“一小隊著陸,距離一號入口2公里,無傷亡。”
沃那比在通訊器中回答:
“二號小隊著陸,距離二號入口8公里,無傷亡。”
本傑明同樣說:
“三號小隊著陸,距離三號入口4公里,無傷亡。”
彼得確認:
“很好,開始死從天降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