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頂流偶像開始寫傳世名著

第36章 《翰林》發售

廬陵貢院的這條微訊一傳開,無數正在調侃的樂子人和吃瓜群眾,都被驚到了。

「縣試滿分,我怎麼那麼不信呢![捂臉][捂臉]」

「小廬子,別慌,你要是被盜號了,你就趕緊吱一聲。[哭笑][哭笑]」

「天吶,這真是我認識的那個唐淵嗎?」

「唐淵大佬,我錯了,我不該嘲笑你的,我以後會在家裡供奉你的牌位,天天給你上香,你一定要保佑我今年中秀才。」

「……」

這波流量,算是讓“廬陵貢院”賺到了。

不僅那條微訊下面,評論數量以驚人的速度暴增,“廬陵貢院”的粉絲數,也是跟著一路狂飆。

極短的時間內,只有十來萬粉絲的“廬陵貢院”官微,就漲到了數十萬。

緊接著,“豫章貢院”也被驚動。

轉發了“廬陵貢院”的微訊,並寫道:“祝賀唐淵,也感謝唐淵,讓我們豫章行省時隔十幾年,再出了一位縣試滿分的考生[撒花][撒花]。”

很快,連“大夏禮部科舉司”官微,也轉發了“豫章貢院”的微訊並隆重祝賀,還進行了一番簡略的介紹。

「自將計算機引入科舉考試以來,我大夏縣試共出過三位滿分的考生。」

「第一位是大夏325年豫章行省的@歐陽元忠,第二位是大夏328年長安的@沈星河。」

「第三位就是今年大夏338年的唐淵,他也是來自豫章行省。豫章行省,不愧是我大夏文教大省[贊][贊][贊]!」

這可是粉絲過億的V號。

再加上今天,全國上下、乃至於國外,都在熱議大夏縣試。

因而,這微訊一出,熱度徹底引爆,好幾個與唐淵有關的詞條,掛上了微訊熱搜。

隨後,各路大V紛紛出馬,對這事發表看法,蹭蹭流量。

「歌手李錦峰:恭喜我的好兄弟@唐淵,在縣試中取得了這麼好的成績。也祝願我的好兄弟,在接下來的府試中,再得佳績[撒花][撒花]。」

「演員龐武:在那部《長相思》中,我和@唐淵合作過,很棒的一個小夥子,沒想到他的學識竟這麼淵博。」

「……」

甚至那些曾在一年前,和唐淵徹底劃清界限的演藝圈知名人士也出聲道賀。

至於他們曾經發過的那些嚴厲譴責唐淵的微訊,自然是偷偷摸摸刪掉了。

只可惜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

那些黑歷史,早就被有先見之明的吃瓜群眾截圖儲存了下來。

他們的祝賀微訊,立刻就引發了群嘲,最終不得不把微訊評論關閉。

吃瓜群眾,自然不會這麼輕易放棄。

很快,他們前後不一的微訊截圖就被合併起來,在網路上到處亂飛。

這一夜,可以說是熱鬧紛呈。

縣試雖然只是一場小考試,但它的參與人數、以及關注度,卻遠遠超過了後面的府試、院試,乃至於鄉試、會試和殿試。

畢竟後面的那幾場科舉考試,對於絕大多數大夏國民來說,都比較遙遠。

而且是越到後面,越遙遠。

但這縣試不同,它幾乎人人都可以參與,至於高中畢業證這個門檻,到現在,基本上都可以忽略不計了。

可以說,如今大夏十八歲以上的民眾,起碼有八成參加過不止一次的縣試。

正因參與過,所以大家都知道,在這樣的考試中,獲得滿分有多難。

這甚至比舉人考進士都要難得多。

而且,越到後面越難。

因為越到後面,科舉題庫裡面的題目就越多、越細,對知識的掌握,就要更加全面。

否則也不至於十三年下來,才區區三人得過滿分。

並且沈星河和唐淵,還間隔了整整十年。

不過,網上的這份熱度,對唐淵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

他依舊是按部就班地鍛鍊、碼字、看書,時不時地回覆一下微信訊息。

反正府試,肯定是沒問題的。

接下來,只需要等待貢院發過來簡訊,看看府試的時間和地點即可。

一般說來,這得兩天。

畢竟考完之後,還得確定府試的分數線。

7月3日,一早就開始下起毛毛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