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衣方士給李硯知的卷宗上有很大一段篇幅,介紹了方山書院。
元始一年,始皇帝便在各郡縣開設了方山書院。
只要是登記在冊的方士,除執行戰功任務外,每月都要到方山書院點卯報道。
方士內部有兩大體系。
一者為教諭體系,二者乃戰功體系。
天下方士數百萬,不可能每個方士都去做教諭,絕大部分方士,都被納入了戰功體系,以執行戰功任務為主。
兩大體系的晉升考核標準有所差異。
教諭體系更偏向於功法理論以及授課方面的考核,而戰功體系則更注重執行任務時獲得的戰功。
但無論是教諭方士,還是戰功方士,方山書院都相當於是他們的大本營。
教諭方士在外是教諭,在這裡就是學生。
在這裡學習深造,吸收更先進的修煉理念,持續學習,同樣也會接受各種考核,執行各種任務。
因為在每年的春秋大考裡,即便是教諭體系,戰功也是必不可少的考核專案。
而對戰功方士而言,方山書院更像是後勤補給站,以及接受戰功任務的地方。
他們不需要在教學生方面進行考核,但對戰功的依賴更甚。
這也是始皇帝的雄才偉略之處,他用一張巨大的戰功體系,網住了天下層出不窮的能人異士,讓這些能人異士為帝國的繁榮穩定做貢獻。
而那些不願屈服帝國統治的方士,稍有不慎便會被判定為邪方,成為各地方士戰功任務的目標。
無論是舊神隕落之前,還是舊神隕落之後,帝國在始皇帝的統治下,一如既往地穩定。
這次去縣城,可沒有衙門派出來的馬車。
李硯知得自己一路走過去,孟武也跟著一起去點卯。
如果不是給李硯知的屋子已經搭好,他恐怕還得等兩天再過去。
兩個人清晨出發,一直到下午,才終於走到縣城。
這還是因為二人都不是普通人,如果換成普通村民,得在路上過夜才行。
這也是為什麼村子和縣城之間,幾乎沒有交流的原因之一。
李硯知第一次走進方山書院,就被這別有洞天的景象驚呆了。
以前只能遠遠看上一眼,但現在有了學徒方士令牌,再加上身邊跟著一名真正的一階有方爵位的孟武。
那扇封鎖普通人和方士之間的大門,終於對他敞開。
彭縣的方山書院雖說只是縣級書院,但佔地也超過五十畝。
長廊迴路,房屋錯落,假山花池,如果不是事先知道這裡是書院,李硯知還以為自己置身於一座巨大的古風園林。
孟武也被眼前的景色鎮住了。
他從小到大,絕大部分時間都混跡在山林裡,哪裡見識過這般繁華之景?
驚得他還以為來到了仙境,這裡看看,那裡摸摸,不時還上手敲敲廊柱上印刻的金色飛鳥。
“幸虧不是金的,要不然早就被人扣走了吧?”孟武湊到李硯知旁邊輕聲道,
“這裡好東西太多了,就不怕被人偷嗎?”
書院裡,隨處可見三兩方士成群,行色匆匆。
他們對孟武這沒見過世面的樣子,也沒太多置喙,畢竟很多人第一次進來,也都是同樣的表現。
“你要是不想被判成邪方,可以試試。”李硯知來到一塊石碑前,看著上面的輿圖,尋找書山閣的位置。
書山閣是方山書院的藏書之地,也是他最想進去的地方。
這時,來往方士的議論聲鑽入耳中。
“辯經臺那裡又有人要論道辯經了,快去看看,興許能聽到什麼驚人的言論。”
“若能對開闢方術有幫助的話,再好不過。”
“聽說會有琅琊郡初境序列的大人物過來點評。”
“還有這等好事!?快走快走,要是被這種大人物看重,留下好印象,以後去郡裡也就多了靠山。”
李硯知心頭微微一跳。
琅琊郡初境序列!?
這意味著,此人在琅琊郡所有初境方士中,已經踏進了爭奪無敵的門檻。
序列方士。
天才中的天才。
必須要在多次春秋大考中力壓群雄,才有資格成為序列方士。
不是一次,是多次。
這是為了防止有方士鑽空子,投機取巧進入頂尖序列。
也只有序列方士,才能爭奪那灰衣方士口中所說的無敵。
“走,孟兄,咱們也去看看。”
李硯知招呼一旁的孟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