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硯知的招式越發玄妙莫測,而又強勢剛猛無可匹敵,心中不覺欣喜萬分。
這招式不僅可以用來修煉,哪怕用作戰鬥搏殺,亦是上等戰法。
“最近我看你的修煉,隱隱有了一絲蟒變蛟的跡象。”孟昌民目不轉睛地盯著李硯知修煉,不時抽上一口老旱菸,
“切不可驕傲自滿……你比起李先生來,差的還很遠。”
孟武瞅了一眼孟昌民,“我功法都是李兄弟教的,自然和他相差甚遠,但要跟其他人比,我可不比他們差。”
“說你有變好跡象,這就開始喘上了?”孟昌民賞了孟武一煙桿子。
孟武摸摸腦袋,“二叔,你說我有蟒變蛟的可能,這咋看出來的?那你自己呢?”
孟昌民渾濁的眼中似有回憶,“我?我自然是一條不起眼的小蛇。”
“但……”他在回憶裡彷彿看到了什麼,“我有一招,可化龍。”
孟武自然不信,撇了撇嘴,“二叔,這裡就咱兩個人,你能不能少吹點牛?”
“用李兄弟的話說,做人還是要真誠點……”
“吹牛!?真誠!?我讓你真誠,我讓你真誠……”孟昌民像是被踩到尾巴一樣,對著孟武就是一頓猛敲,
“敢對二叔這麼說話,你不要命了嗎?”
……
接下來的日子,
李硯知每天深居簡出。
除了上課之外,幾乎很少露面。
一有時間就坐在小角蟒旁邊,餵它們吃血玉膏,觀察它們血肉增長的情況。
村民們每天都會或多或少送來一些草藥。
所以,血玉膏的產量頗為可觀。
其中將近一半都被李硯知吃了。
血玉膏雖說無法再提升他的氣血品質,但用來補充因淬鍊皮肉消耗的氣血,卻是頗為合適。
有差不多兩成被李硯知分給了學堂裡的孩子。
他們修煉進度越快,提供的神性反饋也就越多。
還有一部分被李硯知拿來餵養角蟒,剩下的則交給了孟武,讓他自用一部分,剩下的則拿去彭縣售賣。
孟昌民也跟著一起去,兩個人趕著村裡唯一一輛老馬車,一個來回差不多要一天時間。
孟武在修煉《蟒身煉體寶卷》後,再次進入了修行快車道,力量增長驚人,單純只是賣一些血玉膏,根本沒人敢動。
再加上孟昌民跟著把關,安全還是能得到保障的。
孟武體內蘊藏的元氣實在太過驚人,這讓李硯知都有些懷疑,朱果藥力當真有這麼恐怖嗎?
他也不是沒吃過,雖說朱果的確很強,但也沒達到像孟武這般逆天的程度。
不得不說,孟武的肉身天賦,即便是李硯知都頗為羨慕。
時間一天天過去,
李硯知在五天後,終於完成第一次煉肉,氣血透過經脈,滲透血肉,最終達到面板表層,形成了完整的迴圈。
這次完整的煉肉過程,力氣共計增長一千五百斤,這個數字也經過了孟武煉肉的驗證。
力量增長只是一部分,血肉耐力,面板防禦力,乃至瞬間爆發力等等都得到了明顯增強。
看似力量只提升了一千五百斤,但肉身體魄卻呈現更加協調的全方位進化。
《煉靈》也隨之進入初境五轉,按照過往經驗,以及對煉肉進度的理解,初境五轉的《煉靈》將會進行第二次煉肉。
次日,
學堂放假。
李硯知窩在學舍裡,準備一鼓作氣,先把《御陣》推上初境三轉。
而孩子們則各自分散行動。
山川兩兄弟,叫上孟河孟兆,四個人結伴前往河邊釣魚,準備改善改善家裡的伙食。
孟高一看,也想跟著一起去。
這四個人,是學堂裡修煉《靈血養身寶卷》最快的幾個人,他現在還在丙班,等待第一次考核,所以還沒機會修煉這種功法。
這可把他心急的,對當初頂撞李先生的事情,也更加後悔。
當初要不是他犯倔,現在他也應該是甲班中的一員了。
他跟著這四個人,倒不是想要偷學功法,而是想找幾人私底下切磋一二,看看這幾個人修煉《靈血養身寶卷》的效果到底如何。
有幾個孩子見孟高也去釣魚,乾脆也都跟上了。
於是,原本的一行四人,變成了現在一行十人。
大家浩浩蕩蕩來到河邊,在孟山的安排下,各自分散開來。
直到這時,才有孩子發現,自己好像沒帶魚竿,完全就是被其他人影響,興沖沖就跟上來了,壓根就沒在意是不是要釣魚。
沒過多久,
河邊又來了一批孩子,他們手裡抓著漁網,跑到河邊準備直接撒網撈魚。
他們看到山川兄弟等人後,停下腳步,
“喲,這不是孟家村的病秧子嗎?好久不見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