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士欺天

第90章 登天白玉京,《靈寶鎖真仙經》

隨著時間推移,青木天脈逐漸穩固,青木之氣修補裂縫的速度,已然和登天台崩裂的速度持平。

築臺境初期,終於穩固了下來。

若是按照《青木功》的記載,接下來就可以煉化青木之力,轉化氣血為真元了。

但李硯知並未停止。

登天台之巔,又是一道赤金氣血恍似真龍,衝出丹田,在茫茫無涯的黑暗中穿行。

遠遠可見,青木天脈散發著青金色光華,映照一片虛空。

青木天脈有《青木功》提供思路,不難。

但他推演功法上千次,可不是隻有這一條天脈可以凝聚。

下一條,心之赤火天脈!

赤金氣血循著冥冥中的感應,終於衝破黑暗,一頭扎進了彷彿被火焰籠罩的心臟。

煉體境界,主煉氣血,氣血蛟龍成型之時,便隱於心臟。

經歷日夜不綴的推演,這條赤火天脈,可成!

第二條天脈甫一建成,神性便逆流而上,穩固天脈,最終深入心臟。

源源不斷的赤火之力好似天火降臨。

登天台崩裂的速度再次一緩,甚至有彌合的趨勢。

兩條天脈彷彿通天之路,璀璨生輝。

而登天台便像是凡人登天之階,接引天光。

白金色的登天台終於穩固下來,隨後一汩汩力量開始從丹田向身軀各處蔓延開去。

盤膝坐地的李硯知身上,有源源不斷無形氣勢逸散而出。

好似一頭正在經歷蛻變的幼龍。

時間如流水,頭頂大日逐漸西移,李硯知終於緩緩睜開雙眸。

赤金、青金之色一閃即逝。

他低頭看著自己的雙手,又打量全身,感知著既熟悉又陌生的肉身體魄。

這……就是煉體之上的……築臺麼?

身體彷彿多了一個核心,好似一尊沉睡的神明,源源不斷吞吐著周身氣血,潛移默化提升身軀。

一葉紫霄劍蓮飛入掌心。

其內的《三山》方術秘紋迅速點亮。

一萬斤,兩萬斤,三萬斤……

僅僅一葉紫霄劍蓮,此刻卻承載了數萬斤之力,但李硯知卻依然沒有感知到自己的極限。

四萬斤,五萬斤,六萬斤……

李硯知眸光微動,減緩《三山》方術的點亮速度。

最終停了下來。

超過六萬六千斤,但還沒達到六萬七千斤。

從青木私塾回來後,他一直沒有融合神性,準備攢出一座自己的神明祭壇。

所以天書玉籙融合程度,依然停留在40.3%。

減去天書玉籙對肉身之力的提升,那麼自己真正的肉身之力,應該是五萬八千多斤。

煉體圓滿,肉身之力是兩萬三千五百斤。

所以,築臺之後肉身力量,提升了……2.5倍!

不是《青木功》中說的兩倍,又多了五成。

這是……赤火天脈的緣故。

李硯知收起紫霄劍蓮,緩緩起身,走出山洞,看向逐漸西落的夕陽,光輝灑落他身上,就連發絲都似乎散發著神光。

“初入築臺境,最低標準引一氣提升兩倍,多引一氣再加五成。”

“此法,成了!”

他重新洞觀丹田中的登天台。

根據《青木功》記載,每個人的氣血凝結之物都有缺漏,甚至青木私塾那些人,連個蓋子都沒有,氣血完全不受控。

即便是完整修煉《青木功》的青木道人,其氣血凝結之物,如果不是日夜蘊養,再加上肝氣護持,也很容易分崩離析。

不要說有幾裂了,只要沒壞就是成功。

和他登天台上的裂紋根本就是兩碼事。

但維持現狀不是李硯知所想。

他看著丹田中,那白金色的登天台上,猙獰刺目的赤色裂紋,怎麼看都覺得彆扭。

“這就是所謂的‘通天橫障行路艱,五氣朝元補天闕。’”

“納人體五氣,彌補登天台裂紋,最終達到圓滿無漏。”

李硯知仔細感知著登天台的細微變化,

“青木道人僅僅只是納肝氣之後,就迅速以肝氣與氣血淬鍊真元,進入了下一步。”

“雖然真元可以爆發出更強的力量,甚至能支撐他化身屍鬼奴,但他的氣血凝結之物,卻始終都停留在隨時會崩碎的狀態。”

“即便化身屍鬼奴,也維持不了多久,再想繼續下去,氣血凝結之物就會持續崩碎,最終完全消失。”

“按照他的經驗匯總,若當時能在納肝氣階段,多停留一段時間,多修補氣血凝結之物,他的潛力會更強。”

“但他當時受不了這緩慢蘊養的過程,又因為在孟家村吃了虧,所以一怒之下走進下一步,等到後來才追悔莫及。”

李硯知看著登天台上的裂紋,

“所以,登天台也有高低之分,裂紋越少,品階越高,上限越高,未來潛力也就越大。”

“若青木道人的氣血凝結之物完美無缺,哪怕一天到晚維持屍鬼奴,都不會有任何問題。”

“所以,接下來,我要將完整的五條天脈全部構造出來,納五氣,待登天台圓滿無漏之後,再行突破!”

他深吸一口氣,饒有興致地看著自己這座,好似神明祭壇和衍天爐融合為一的登天台。

“我雖能留下築造之法和大體框架,但每個人對修行理解的不同,甚至還會新增自己對方術的領悟,最終呈現出的登天台也定然各不相同。”

“至於我這座登天台通體白玉鑲金,熔鍊香火與神性,便為它取名……白玉京!”

李硯知又花了半個時辰,結合自身修煉情況,徹底將《玄黃築臺仙經》融會貫通。

而後長身而起,開始演練《玄靈寶身經》。

《玄黃築臺仙經》是他從呼吸法演化而來,因為涉及香火願力以及神性,所以從未對外傳授。

既然想要傳法,那麼從煉體術演化而來的《玄靈寶身經》,無疑更加合適。

他一遍一遍修煉《玄靈寶身經》,沿著《玄黃築臺仙經》走過的路,開始不斷做出調整。

有《玄黃築臺仙經》在前引導,這一次推演變得格外順利。

腦海中,氣血運轉路徑和登天台築造之法,逐漸融合到一起。

直到次日太陽東昇,李硯知方才緩緩收拳。

【借鑑《玄黃築臺仙經》,修改《玄靈寶身經》,產生大量感悟。】

【《玄靈寶身經》蛻變為《靈寶鎖真仙經(殘)》(初境仙品·殘)。】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