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劉亦妃的最後一場戲拍攝完畢,整個劇組的拍攝任務也進入了倒計時,一些邊邊角角的拍攝成為了主流。
平靜的劇組生活持續了沒幾天,又有一個麻煩事找了上來。
“蘇製片,這身衣服和刀我們能不能帶走?”
張振臉上全是諂媚的笑容,跟身上的繡春刀、飛魚服完全不搭,完全不像一個殺伐果斷的錦衣衛。
不僅張振這樣,還有王千原、李東學和聶遠,他們四個人的表情差不多,訴求更是一模一樣,看上去今天是不達目的不罷休啊。
四個大老爺們站在蘇君面前,極具壓迫力,一個個五大三粗的,感覺蘇君要是不同意都容易捱上一頓老拳。
眼前的四個人氣勢一個比一個足,蘇君頭疼的要命。
“繡春刀、飛魚服都是劇組跟廠家和手工作坊定製的,每套的成本加在一起都上萬。”
“而且每把刀、每件衣服都是有編號的,不能隨意贈予。”
蘇君說話時一板一眼,條理清晰,完全沒有鬆口的想法。
“還有老聶,你不是演的太監嗎?要什麼繡春刀、飛魚服?你的戲服可以隨便拿。”
說到最後,蘇君突然發現了個盲點,聶遠演的是趙精忠啊,一個大太監,跑來這裡要飛魚服算怎麼個事,難道還想跳槽不成?
突然被點名的聶遠有些不好意思,看了看三個共患難的兄弟,結果沒人願意幫他解釋一下,只好硬著頭皮跟蘇君解釋。
“我真是太喜歡劇組裡的繡春刀和飛魚服了,就想著拿回去收藏一下。”
蘇君瞭然的點點頭,這個理由倒還是說得過去。
說句實在話,《繡春刀》劇組裡面道具的開支主要就在衣服和武器上,主角的繡春刀和飛魚服更是定製貨,要的就是一個高階感。
剛才蘇君說的造價上萬不是吹牛逼,都是實打實的價格。
一部主要講錦衣衛的電影,結果繡春刀和飛魚服整得像地攤貨,肯定是要被觀眾罵的。
再說了,蘇君還打算靠這兩樣東西小賺一筆,形成特殊的電影周邊。
張振幾個人對視一眼,劇組裡面蘇君說話是最不好說話的,這點已經是所有人的共識了,蘇君要是不鬆口,一切自然是免談。
看著猶豫不決的幾人,蘇君認為火候差不多到了。
“你們想要的話也不是沒有辦法。”
“劇組後面會單獨建立一個網站,可以在上面預定成套的繡春刀、飛魚服和錦衣衛腰牌,都是獨一無二的定製款,你們可以去下單。”
“順便幫我們宣傳一下。”
張振幾人腦子一轉就有了答案,建立網站售賣電影周邊也是好的宣傳手法,對票房有利,自然是不能拒絕。
想通了這點,幾個人的回答痛快了很多。
“沒問題,蘇製片放心。”
“是啊,我一定幫著宣傳宣傳。”
蘇君想把中國的電影周邊做起來,但是起步會非常艱難,低端市場根本沒辦法杜絕抄襲和假冒偽劣產品,只能從中高階市場入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