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分兩路的效果很不錯,影院的上座率提升了不少,從工作日的45%上升到了67%,票房一定會有個新高。
票房一旦好了,全部圈裡面肯定有一些酸言酸語,哪怕蘇君一直待在異色特效也聽到了不少風聲。
“虛假宣傳、誆騙觀眾走進電影院”
“電影過於陰暗、核心思想隱晦,對觀眾十分不友好。”
“劉亦妃的戲份太多,破壞了電影整體的敘事結構,導致整部電影大部分的高潮點都集中在了劉亦妃身上。”
“古裝不是古裝、權謀不是權謀、打戲不夠凌厲、全是特效堆砌、完全看不到一點誠意。”
趙逸作為助理,按照蘇君的要求,蒐集了圈內很多人的口風,現在正一句一句的複述給蘇君聽。
一開始的話還沒那麼難聽,後面的則是越來越難聽,趙逸都是一邊觀察蘇君的臉色,一邊小心翼翼的敘述著。
每一句話都說在了電影的痛處上,一看就是專業人士給出的評價。
“蘇總,我們是不是要回應一下?”
剛讀到一半,趙逸實在是不想繼續讀了,這些話看似是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上做出的評價,但怎麼都感覺帶著點私人恩怨。
蘇君倒是沒什麼在意,錢和名都讓他們賺完了,還不讓人說點酸話。
“沒必要,這些人也就敢說說這種屁話,借他們幾個膽子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跟咱們對線。”
“繼續說。”
聽到蘇君的回答,趙逸點了點頭,拿起紙繼續讀了下去。
“片尾出一個步兵對戰一個小隊的騎兵,還能戰而勝之,戰力崩壞、與現實的出入過大。”
“這種評論多嗎?是網上的?還是圈裡的?”
這句話說的很具體,也很有道理,蘇君很想知道是誰說的,如果是網友們的共同聲音,他以後就要注意了。
戰力崩壞始終是電影成敗的關鍵。
趙逸聞言立馬看了一眼出處,快速做出了回答。
“最先是由一個歷史科普博主提出來的,在微博和貼吧都引起了不少討論,很多人查過資料後都認為很有道理。”
“由於電影的票房沒有受到影響,夏總認為可以暫時忽略,日後再說。”
蘇君點了點頭,陷入了思索之中,半天也沒想到哪裡有類似的場景,只好先暫時放在一旁。
第二天一早八點不到,週六的票房資料就發到了蘇君電話上,跟他們猜想的一樣,週末票房確實達到了一個新高。
1843萬的票房資料,是《繡春刀》目前為止的最好成績,也可能是電影的單日最高票房,按照中影方面的估計,後面的票房將會開始走下坡路,這個情況是市場規律,再多的宣傳也於事無補。
不過票房過億肯定是沒問題的。
票房沒有斷崖式的下跌,宣傳就還要繼續,蘇君也要繼續自己的工作。
過場動畫的建模還沒有完成,渲染更是需要不短時間,但是蘇君給金正宇他們下了死命令,在週一中午之前必須做出一個能看的小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