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頭漸漸升高,院子裡熱鬧非凡。孫老他們在樹蔭下襬起了棋局,錢建國夫婦在挑選桃子,旺財還在追著豆豆玩耍。陳陽望著這溫馨的場景,心裡湧起一股暖意。
忙碌了一上午,總算把積水都處理完了。桃子雖然落了一些,但問題不大。陳陽坐在院子裡的石凳上,看著遠處陽光下的稻田,金黃的稻穗隨風搖曳,勾勒出一片豐收的景象。
週末的桃林迎來了難得的熱鬧,三四輛豪車停在林間小路旁,其中一輛寶馬七系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格外醒目。陳陽站在桃林邊緣,望著這些價值不菲的座駕,不由得暗自咋舌。
“這些觀鳥的城裡人還真是不簡單。”他低聲嘟囔著,目光掃過車身上反射的陽光。
清晨的露水還未完全散去,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桃花香。錢建國一家三口早已興致勃勃地出發去了水庫,幾位上了年紀的觀鳥愛好者則跟著林穎去了候鳥亭。陳陽將昨晚精心挑選的桃子裝進竹編的籮筐,小心翼翼地擺在桃林入口處。
“免費試吃”幾個大字歪歪扭扭地寫在一塊風吹日曬的木板上。想起林穎早上的叮囑,陳陽不禁搖頭苦笑。城裡人的思維方式確實和鄉下人大不相同,隨手摘果子這種在鄉下司空見慣的事,對他們來說卻顯得無比陌生。
陳陽找了個舒適的位置躺下,手邊放著一碗散發著醇香的百花酒,膝上攤著一本翻開的書。陽光透過桃樹枝葉細碎地灑在身上,遠處竹林傳來若有若無的琴聲,倒是好一番愜意光景。
“小陽,你在這兒啊!”熟悉的呼喊聲打破了寧靜。陳陽抬眼望去,只見陳德貴帶著幾個扛著專業攝像裝置的人快步走來。
“這位是省臺的趙記者。”陳德貴面帶笑意地介紹道,語氣中帶著幾分掩飾不住的自豪。
趙記者是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戴著一副金絲眼鏡,舉手投足間透著幾分幹練。他熱情地伸出手:“久仰久仰,聽說最近丹頂鶴的事情,就特地來做個專題報道。”
陳剛見狀,連忙從屋裡搬出西瓜。雖然瓜還未完全成熟,但咬一口卻別有一番清甜韻味。幾人圍坐在桃樹下的石桌旁,一邊吃著西瓜,一邊閒聊起來。
採訪進行得很順利,只是陳德貴顯得有些拘謹,說話時總是不自覺地搓著手。每當話題轉到環保問題時,林穎就會滔滔不絕地發表見解,那認真的模樣讓陳陽忍俊不禁。
“這片桃林的生態環境確實保護得很好。”趙記者環顧四周,讚歎道,“難怪能吸引丹頂鶴在此棲息。”
陳陽輕輕點頭:“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中午時分,院子裡擺起了圓桌。徐芳和陳陽在廚房裡忙得不可開交,香味陣陣飄散。林穎好心想幫忙切菜,卻不小心劃破了手指,只得悻悻地去包紮。
“你還是別幫倒忙了。”陳陽看著她笨拙的樣子,忍不住打趣道。
林穎氣得直跺腳:“你...”
“小虎,”徐芳佯裝生氣地瞪了兒子一眼,“別總是取笑人家。”
很快,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農家菜上桌:紅燒鯉魚肉質鮮嫩,爆炒黃鱔滑嫩爽口,綠豆芽拌粉絲清新可口,雙色蘿蔔絲爽脆開胃。每道菜都讓在座的客人讚不絕口。
“這魚是今早現釣的吧?”趙記者一邊品嚐,一邊讚歎,“鮮美得很!”
陳陽笑著點頭:“水庫裡的魚,沒有任何汙染。”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眾人談笑風生。陳陽看著滿桌的歡聲笑語,心裡湧起一股暖流。這就是他最熟悉也最眷戀的鄉村生活,樸實無華卻溫暖人心。
傍晚時分,夕陽的餘暉染紅了整片杏林。送走了最後一批客人,陳陽開始收拾院子。林穎站在一旁,望著遠處的晚霞,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