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陳陽點頭,“現在的趨勢就是迴歸自然。咱們這邊山清水秀,最適合發展生態農業了。”
不遠處的桃園裡,一隻鹿悠梅花閒地啃食著青草。池塘邊緣,荷花含苞待放,偶爾有蜻蜓點水而過。花棚下的喇叭花綻放著五彩繽紛的色彩,蝴蝶在花間翩翩起舞。
“陳哥,”正在採摘野菊花的黃璐突然開口,“這野菊花怎麼這個季節就開了?”
陳陽放下手中的活計,走到黃璐身邊:“菊花品種多著呢,從三月到十一月都能看到不同品種的花。這種早開的野菊花,城裡人最喜歡了。”
傍晚時分,陳陽坐在院子裡整理賬本。自從這裡成了保護區,每天都有十多個遊客專程來看白鶴。雖然有些人純粹是湊熱鬧,但這裡的山水風光確實吸引了不少回頭客。
“咱們這邊的優勢就是生態好,”他自言自語,“要是能把規模再擴大點...”
思緒還沒完全展開,院子外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陳景德氣喘吁吁地跑進來:“陽子!明天能不能幫我也支個攤?今天我地裡的西紅柿熟了一大片,再不摘就該爛了!”
“行啊,”陳陽笑著答應,“正好我這邊也準備擴大規模。咱們可以合作,把咱們村的特色農產品都推廣出去。”
陳景德興奮地搓著手:“那敢情好!我聽說城裡的菜市場都有固定檔口,咱們要不要也去試試?”
“急不得,”陳陽搖搖頭,“咱們先把本地市場做穩了。質量好,自然會有人來找咱們。”
夜幕降臨,村子漸漸安靜下來。陳陽站在院子裡,望著滿天繁星,思緒萬千。遠處傳來幾聲蛙鳴,夏夜的風帶著泥土的芬芳拂過臉龐。
第二天一早,陳剛天還沒亮就來敲門:“陽子!快起來!今天週末,遊客肯定多!”
陳陽揉著眼睛開啟門,看到陳景德已經推著一車新鮮蔬菜在等著了。
“行,我這就收拾。”他快速洗漱完畢,“對了,昨晚我想了想,咱們得把種植規模擴大。現在這點產量,根本滿足不了需求。”
“我也是這麼想的,”陳剛興奮地說,“我家後面還有幾畝地,咱們可以一起開發。”
兩人說著話,太陽漸漸升起。遠處的山巒被朝霞染紅,又一個繁忙的日子即將開始。保護區內的白鶴拍打著翅膀,在晨光中翱翔,為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增添了幾分靈動。
村裡的其他人也漸漸行動起來。有人開始學著陳陽的樣子,把自家的水果蔬菜擺到路邊;有人開始琢磨著要不要把荒廢的地重新開墾;還有人計劃著要種些特色農產品。
這片曾經平靜的土地,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而這一切的變化,都源於一個簡單的契機——保護區的設立。
晨光熹微,陳陽站在自家後院的菜園邊,目光掃過那一片鬱鬱蔥蔥的蔬菜。初夏的風帶著泥土的芬芳,輕輕掠過臉頰。菜園裡,一排排整齊的菜畦上,豆角藤蔓正順著竹竿往上爬,茄子花開得正盛,紫白相間的花朵在晨風中輕輕搖曳。
這段時間,城裡人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似的,成群結隊地跑來買菜。有送親戚的,有孝敬領導的,都說陳家灣的菜品相好,無汙染。陳陽蹲下身,輕輕撫摸著眼前這片肥沃的土地,指尖傳來溫潤的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