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拍自己的電影。”
“好吧。”
梁朝韋舉起酒杯:“你也喜歡日本嗎?”
他後來定居日本,自然對這個國家有好感。
許雲搖搖頭:“我更喜歡在北方生活,日本社會有些壓抑。”
梁朝韋不解:“那你還為日本拍電影?”
“你聽誰說的?”
“大陸和港臺還有日本媒體都這麼說。”
“21號過來看《東京迷失》,到時你自然懂。”
酒喝到微醉,許雲他們坐車回馬丁內斯酒店休息。
他想給王校長打電話,詢問一下禁令的事。
此時國內清晨5點,還是睡醒再打電話吧。
………
“確實有禁令。”王鳳笙在電話裡說:“你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獲得金棕櫚獎,這樣上面不會限制《東京迷失》在國內上映,禁令這事一紙作廢。”
“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你三次違規參賽,肯定會有相應處分。”
“謝謝校長,我知道了。”
他只有絕地逢生,才有希望繼續在國內拍電影。
吃早飯時,許雲告訴勞倫:“我要是在國內被禁,就要去韓國拍電影,《殺人回憶》是我三年前寫的小說,可以改編成電影。”
“我相信你在韓國拍電影,也會震驚眾人。”
勞倫搞不懂,《東京迷失》拍日本的事,許云為何被禁?
後來他才知道,原來是違規參賽。
傍晚。
如約而至。
許雲他們到電影宮參加《鬼子來了》首映禮。
姜聞抱著女兒,意氣風發。
看到許雲後,不免要白上一眼。
桑德琳問:“為何你們矛盾這麼大?”
“這傢伙不服我,居然比我還能裝碧!”
“讓一個農村人騎在我頭上,這口氣我忍不了。”
姜聞氣鼓鼓說道。
《鬼子來了》開始放映。
這部電影拍的確實好。
美中不足的是演員們表演痕跡太重,不像是電影,更像一場舞臺劇。
《太陽照常升起》、《讓子彈飛》、《一步之遙》這幾部電影裡,姜聞依舊有這個毛病。
他太強調臺詞,而忘記了環境。
人是生活在環境裡的。
戛納首映版的《鬼子來了》,與後世網際網路上的《鬼子來了》結局不一樣。
多年以後,花屋小三郎又回到掛甲臺,這裡的人們熱情接待著。
他最後拿出士兵證。
鬼子就是鬼子,放下刀可以做農民,拿起刀就是殺手。
《鬼子來了》這部電影告訴人們,日本的農民,可以變成戰爭機器。
國仇家恨不可忘。
首映結束,許雲跟著人們鼓掌。
他這個人就是這樣,不會因為和姜聞的矛盾,故意批評《鬼子來了》。
好就是好。
散場後,姜聞快步追上許雲。
“怎麼樣?這才叫電影,你除了拍床戲,還會拍什麼?好好跟著學。”
許雲微微一笑:“你這部電影拍的確實好,實話實說!沒有《東京迷失》好,我也不和你廢話,21號還是這裡,看《東京迷失》。”
“你就吹吧。”姜聞認為他在詭辯。
許雲苦笑搖搖頭。
這傢伙活在自己世界裡,成為半糖男孩。
後世網際網路上,出現許多孝子賢孫,尬吹姜聞的電影。
第二天。
《鬼子來了》評分出來。
3.5。
這個評分和《空房間》一樣。
說明姜聞還是有實力的。
晚上去參加《花樣年華》首映禮。
周慕雲和蘇麗珍是鄰居,兩個人搞起婚外情。
許雲不喜歡情情愛愛的電影。
和他有同樣想法的,還有楊德昌。
後世《花樣年華》排名很高。
這可能是墨鏡王混歐洲電影圈緣故。
香港電影衰落後,他並沒有到內地拍電影。
而是到歐洲和自己偶像安東尼奧尼合拍《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