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高武時代

第22章 何為炁

重明全神貫注地聆聽著聶雲霖的講解,起初聽到自己的內力真炁如此精純,心中難免有些小得意。

然而,就在這時,聶雲霖話語中突然出現的“不過”二字,讓他心頭一緊,忍不住打斷了聶雲霖的話。

“院長,不過什麼?”

聶雲霖見重明這緊張的模樣,反而被逗樂了。

他捋著鬍子,緩緩說道:

“別緊張,我說的‘不過’,其實是因為你之所以內力真炁這般優於常人,一方面得益於青龍炁訣的修煉,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你本身的先天之氣與眾不同。

我問你,你對‘炁’這個概念瞭解多少?”

“炁”,這一概念源於古代道教,是對人體及維持生命活動的最基本能量和生理機能的一種形而上的哲學詮釋。

眾所周知,道教與中醫、武學自古以來便有著不解之緣。

許多古代武學典籍都融入了道教的理念,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武術修煉講究順應自然,根據季節、時辰、時令的變化,以及自然界和人體機能的差異,採用相應的方法,以達到修煉的至高境界。

這一過程注重內練精氣神,外練筋骨皮,力求內外合一,形神兼備。

在這裡,“精氣神”中的“氣”,正是道教所言的“炁”。

炁分為後天與先天兩種。

後天之氣,指的是嬰兒出生後所需的呼吸之氣。

這種氣依據來源可分為兩種:

一是空氣,二是地氣,亦即“水谷之氣”。

這兩者均源於後天,因此被稱為“後天之氣”。

先天之氣,則是指嬰兒出生前的元氣。

這種氣又可細分為兩種:一是“精氣”,構成胎兒形成與生長的物質基礎;

二是胎兒在母體內孕育期間所吸收的營養,即“元氣”。

這兩種氣都源自先天,故稱為“先天之氣”。

許多人天生具備這種元氣,但隨著出生後環境的影響,先天之氣逐漸衰弱消散,最終被後天之氣所替代。

“沒錯,你說得很對,看來平時確實沒少下功夫鑽研,對‘炁’的理解相當透徹。”

聶雲霖聚精會神地聽完重明的解釋,滿意地點了點頭,並接著補充道。

“武學中的內功,大部分都是修煉後天之氣,只有極少數道教內丹之術旨在修煉並壯大先天之氣。

我所習練的,正是源自道教內丹術的內功。

剛才我通篇閱讀了你的青龍炁訣,發現它與道教內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唯一的區別在於,它需要修煉者體內潛藏著先天之氣。”

聽到這裡,重明若有所思地指著自己,略帶不確定地問道:

“院長,您是說我的先天之氣並未消散,而是藏匿在我的體內?”

聶雲霖微微頷首,繼續解釋道:“正是如此。

不過,在你開始修煉青龍炁訣之前,你體內的先天之氣就像一顆深埋在土壤中的種子,而且這顆種子相當飽滿。

但如果沒有陽光和水分的滋養,即便存在也等同於無。

或許真是命中註定,你恰好修煉了青龍炁訣,吸收了大量的後天之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