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超進化

第466章 跳級就讀

兩人謙虛謹慎地行禮之後,坐在了指定的前排座位,依照壬家村學堂,老先生定下的規矩,端端正正地保持標準姿勢,令老師和同學們,推定他倆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富家子弟。

儘管來歷有些不明,初步印象必須良好。

子書銀月聽從建議,進了學府就改頭換面,完全沒有遮掩自己的頭角,最大程度減輕謠傳與歧視,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事情果然如預計一般,同學們看著兩個比自己小一號的插班生,盯住子書銀月的頭角悄聲議論了一會,便沒了重點關注的興趣。

中年文士氣質的甲真,坐在講臺上,默默觀察了情況,嘴角露出不易察覺的微笑,顯然對這兩個小傢伙的聰明,表示了讚許。

上午9點正。

輪值生帶領大家起立,向先生敬禮完畢,上午的兩節授課,馬上轉入了正式學習。

初學課本共有《家書》、《民書》、《孝書》、《禮書》、《獸書》、《木書》6本。

其中前3本,已有涉獵,囫圇吞棗學過一遍,大致明白了音義。

包括尚未學習的《禮書》,兩人重點是要學會讀音,內容倒在其次,不打算長住這個世界,恪守禮儀不過是個形式而已。

《獸書》、《木書》則重要得多,識別形貌、能力或功效,對於遊歷危險隨處可見的大陸,有著無可替代的指導作用。

必須要學懂弄通,不能陰溝翻船丟了小命。

只是《獸書》、《木書》已經教完了大半,尚有一小半未學完。

年底就要畢業考核,該補的東西太多了。

“咳咳,好,現在擺出《木書》,翻至108頁,今日講讀草木之篇。”

甲真先念一道,同學跟讀糾正,再一一講解。

“中陸斷谷,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莖,其實如棗,可以已聾。其草多條,其狀如葵,而赤華黃實,如嬰兒舌,食之使人不惑。”

“北陸之東,爰有甘華、甘柤、白柳、視肉、三騅、璇瑰、瑤碧、白木、琅玕、白丹、青丹。”

2人認真聆聽跟讀,還是字形異、讀音近、詞義同,感覺與華夏古書《山海經》關於樹木的描繪,有許多相似之處。

《木書》內容繁多,描寫樸實,配有素描圖畫,突顯個性特徵。

部分甚至有標本示範,比較容易鑑別。

一個半小時後。

口乾舌燥的同學們,終於等來了半小時的休息時間。

兩人隨同大家一道出門,三五成群地圍在短葉橡、檀香木下或打盹,或乘涼,或私聊,盡是恬淡從容的神態。

青春的氣息,掩映在書卷之中。

牧良2人一來生分,二來沒摸清底細,不想去湊合熱鬧,而是沿著青石板路,瀏覽整個學府的景觀。

這裡,他雖然來過兩回,卻是偷偷摸摸進入,算不得光明正大。

現在,則可以盡情觀賞,無人會質疑自己的身份。

整個學府佔地約百畝,5座3層樓的教室並排而立,紅柱青牆黃瓦,古色古香底蘊綿長。

文飾雕刻工整有力,粗而不陋威而不顯。

兩側各有數棟木樓,均是3層,全是檀木、巖木砌築,紅白相間典雅貴氣。

一為教學辦公場所,以及學生宿舍、茅廁等附屬設施;

一為先生宿舍,兼設書閣、食堂部分。

其間大樹點綴,青草盈盈。

三面合圍的中間,是一片操場,臨近先生宿舍邊,有個10米長寬的小水池。

周邊圍住了數棵油香楠,散發出淡淡的脂香。

三相對面,當然就是學府的高牆大門。

學府周邊,多為居民區,朗朗書聲陣陣入耳,再文盲的人都能薰陶一二。

昨天報名繳費,兩人就領取了《學府守則》。

要求謹記遵守,不得逾越,犯規者按照輕重程度,進行警告、訓戒、罰金、監學、除名梯次處置,非常嚴厲不容情面。

牧良記得最清的有一條,就是不得誹謗造謠他人,只要有2人證明屬實,就會公開訓戒責其致歉。

不遵或屢教不改者,加倍重罰。

“阿文,阿月,你們終於上學了。”

“我叫壬武,壬家村的,我們是一個村子。”

兩人正指點談笑間,突然聽到一個聲音,在背後響起,轉頭一看卻不認識。

直到對方自我介紹,原來是壬家村人。

他早聽學堂先生說過,目前壬家村在海角學府就讀的,只有2名學生。

一位叫壬毫,在讀大學一年級,是村長的孫子。

另一位,正是壬武,就讀小學二年級。

初學幾年一直沒人考上,這回有了牧良2人填補空白,算是沒有剃光頭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