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北平漂流記

第28章 醞釀車行

陸嘉衍樂得清淨,將小寶送回了貝勒府後,便自顧自地叫了輛車,前往虎坊橋。這是他對大茶壺的承諾,也是他真心想要照應那些相識的夥計。

虎坊橋有一家名為“大福星”的洋車行,這裡製造的車有兩種樣式:一種是圓形車廂,另一種是方形車廂。

車廂和車把有紫漆和黑漆兩種顏色,車廂木板和車扶手橫樑上雕刻著各式花紋,全銅配件,還有彈簧避震。從這家車行購車的,多是自用車主。

當時,街面上常見的是蓬式人力車,而像“大福星”這樣的洋車還頗為罕見。一來,有錢人多坐馬車,次一點的則坐騾車,家中自有車輛,無需再購。二來,像這樣的人力車,不僅需要體格強壯的車伕,價格也不菲。

然而,陸嘉衍卻看中了這款車子。他來自後世,深知在任何地方,奢侈品才是最賺錢的。

陸嘉衍的目光穿過車行裡一輛輛新車,落在那些精緻的洋車上,心中已然有了打算。

他知道,這些車不僅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打今天以後,陸嘉衍要讓人知道,坐一輛廂式人力車,才是符合身份地位的。

而他,正是要利用這一點,為自己和那些夥計們謀得一份更好的生計。他與掌櫃敲定了,要買十輛廂式人力車、二十輛蓬式人力車。

對了,陸嘉衍打算開一個“車廠子”。憑他的關係網,再加上嶄新的黃包車和整潔的拉車工,將車停在洋人的地界不成問題。

當時,一輛新的蓬式人力車售價76兩,摺合一百多大洋。車上安裝四隻燈,前後各兩個電石燈,還配備了銅喇叭,喇叭安裝在車把上,由車伕手捏發聲。

夏天,車上有用帆布做的防雨蓬,冬天則掛棉暖蓬。還有一種黑紗蓬,專為坐車的人遮陽防曬。

冬天則全用廂式人力車,擋風避寒,更容易讓有錢人接受。當然,價格也更高,要一百五十大洋左右。

十輛廂式車得一千五百大洋,這算得上一筆大買賣。掌櫃和他敲定了細節,不須幾天就能交付。

陸嘉衍萬事俱備,只差拿下牌照,當務之急便是籌集資金。他將目光落在兩塊懷錶上,這可是關鍵,只有賣個好價錢,才能為自己的商業藍圖添上這塊版圖。

戲園裡,名家正在臺上盡情施展技藝。今日是名角登臺獻藝,進園子就得花一塊大洋,普通人就算有錢,也未必能買到座位。

陸嘉衍趕到時,門口熙熙攘攘,馬伕、車伕隨處可見。人群中不乏精通音律之人,他們打著拍子,一句句跟著臺上哼唱。

那時的藝人可不含糊,沒有麥克風和音響的輔助,僅憑一副好嗓子,便能讓數百人的戲園子每個角落都聽得清清楚楚,吐字清晰,聲聲入耳。要是沒這過硬的本事,或是唱錯一句、口齒不清,那可就砸了自己的招牌。

陸嘉衍走進戲園,要了碗茶,隨即掏出五塊大洋遞給夥計,說道:“勞駕跟頭排的貝子爺通報一聲,就說小陸子來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