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北平漂流記

第76章 一鯨落萬物生

他拽著陸嘉衍的袖子道:“眼下琉璃廠那些個掌櫃都捂著貨不出,好些鋪子也沒錢進。您可不就趕著巧了——這會兒滿大街都是急著用錢的主兒!”

說著朝富貴那廂瞪了一眼:“這兔崽子學藝不精,現在東西還認不全。您是知道的,打一次眼就白乾三年啊。要不然,我早讓他出去轉悠了!”

陸嘉衍聽罷,鄭重地抱拳深施一禮:“今兒個可多虧老掌櫃指點,要不我還矇在鼓裡呢!”又閒話片刻,這才起身告辭。

走在衚衕裡,陸嘉衍心裡已有了盤算。眼下京城市面雖不景氣,可滬上卻另有一番天地。那些個精巧小件,倒不妨往南邊尋個出路

他自不是那等貪心之人,深知這行當裡“各派師傅”的厲害。盤算著只在相熟的圈子裡走動:一來這些人家出來的物件,來歷清白;二來遇上拿不準的,還能先壓著貨款,帶來請王掌櫃幫著掌眼。

殊不知,此時的京城古玩行裡早已暗流湧動。正所謂“一鯨落而萬物生“,索大人的倒臺,在這潭深水裡激起了千層浪。

多少人的命運,都隨著這棵大樹的傾倒而天翻地覆——有人趁機設局,有人倉皇出逃,更有人在這亂局中嗅到了翻身的機會。

古玩行裡最落魄的,莫過於那些眼力平平又囊中羞澀的主兒。既湊不出本錢置辦像樣的鋪面,又缺乏慧眼識珠的真本事。

這些人只得幹起“鏟地皮“的營生,美其名曰“包袱鋪“——夾著個藍布包袱走街串巷,便算是開門做買賣了。

城西有對出了名的兄弟,週三和墩子。這哥倆雖算不得行裡的人物,卻在市井中混出了名堂。

每逢撈到東西或是聽到風聲,總能在酒肆裡看見他們領著幫同行聚頭。那些個包袱鋪的夥計們,就著二兩燒刀子,把收來的銅錢、鼻菸壺、字畫在油膩的桌面上排開,倒也自成一番氣象。

週三嘴皮子利索,墩子力氣大,兩人搭夥,一個靠坑蒙掛騙,一個靠武力威脅,在這行當裡竟也混得風生水起。

墩子與索府幾個下人素有往來。那日府上大亂,趁著主子外出聽曲未歸,僕役們捲了細軟四散奔逃。他得了風聲,趕去分一杯羹,倒是撿著幾件像樣的玩意兒。

週三那邊也沒閒著。聽聞三姨太匆忙搬家,他早早蹲在新宅牆角守候。待得搬運的夥計們歇腳的空當,他湊上前去遞煙搭話,軟磨硬泡之下,竟也討得兩件器物。

這日晌午,哥倆揣著收穫在常去的“蒲家滷肉”碰頭。跑堂的剛燙好酒,他們便迫不及待地將物件排在八仙桌上。

一來是慶賀今日收穫,二來也是互相掌眼——他倆自知眼力有限,總要合計合計。更何況這酒樓裡常有掮客往來,保不齊就能碰上個識貨的主兒。

酒過三巡,週三那雙小眼睛愈發晶亮,墩子粗壯的手指摩挲著瓷器的釉面,兩人頭碰頭嘀咕著,活像一對正在分贓的江湖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