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北平漂流記

第104章 潑辣的姑娘

東瀛這款火炮的來歷頗為曲折。當年正值東瀛與毛熊戰爭期間,他們緊急從普魯士克虜伯公司引進了這款武器。

直到辛亥年間,東瀛才終於實現了國產化。這款火炮對東瀛而言意義非凡:

其一,它標誌著東瀛首次掌握了西洋火炮的自主生產能力;其二,作為一款新式火炮,它完美契合了東瀛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需求;其三,這筆軍購堪稱撿了個大便宜——當年東瀛僅花費四百萬日元,就購得了四百門完整火炮外加四百套散件,這般划算的買賣在軍火交易上實屬罕見。

然而,隨著歐戰爆發,目睹西方戰場這兩年來的實戰表現後,東瀛軍方卻陷入了沉默。他們逐漸意識到,自己可能被精明的普魯士人擺了一道。

問題接踵而至:按照普魯士提供的發射藥配方,實際射程竟不足七千米;更糟的是火炮的高低射角調節存在嚴重缺陷,戰場適應性大打折扣。

如今東瀛人一邊忙著自行改進,採購毛熊發射藥;一邊盤算著將這批“問題火炮”轉手賣給華夏,倒也是個精明的算計。

陸嘉衍眼底閃過一絲精光。這看似過時的玩意兒,到了抗戰後期竟仍是東瀛軍隊的主力裝備。他們能改良,華夏工匠豈會做不到?眼下最要緊的是不花錢把東西弄到手。自個技術工人對其再改進,白撿的寶貝,怎麼都不虧。

此刻的他尚不知大帥府內那場暗潮洶湧的議論。送走東瀛人後,他立即著手滬上產業的佈局。

岳父的謀劃雖長遠,卻還是低估了東洋人的狼子野心。陸嘉衍敏銳地預見到,待歐戰硝煙散盡,滬上碼頭必將堆滿廉價的洋貨,本土紡織業恐難招架。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趁現在轉投實業。

他鋪開藍圖,在機械廠的規劃上重重畫了個圈。這固然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隱憂也隨之而來——東洋人在滬上的勢力盤根錯節,日後只會愈發猖獗。而機械製造這等實業,沒有十年八載難見成效。

“總得有人來做這開荒牛。”陸嘉衍喃喃自語。他決定調動學堂全部資源配合建廠,同時將目光投向西南腹地。

山城!那裡才是未來的戰略要地;滇省!輕工業的種子也該在那裡播下。

但這些宏圖大業需要金山銀海來支撐。陸嘉衍輕輕叩著桌面,眼下能做的只是布子落局。

真正的資金要等到歐戰結束時,靠軍火貿易狠賺一筆。現在最緊要的,是結識更多洋行買辦——特別是普魯士和奧匈帝國的渠道。那些戰敗國的軍火庫,日後,可都是等著賤賣的寶藏啊。

陸嘉衍正伏案看著報紙,眉頭緊鎖間,曼麗已悄然立於身側。她纖指輕叩桌面,將他的思緒拉回現實:“陸先生可算得閒了?”

陸嘉衍聞聲抬頭,眸光閃過一絲歉然:“曼麗,我正要...”

“不必解釋。”曼麗截住話頭,素手撫過案上卷宗,旗袍袖口繡著的纏枝蓮紋在燈光下若隱若現。

“我既甘為側室,自有我的道理。不是為你,是為思媛姐姐。她讓我明白,女子未必非要困守後宅。”

她忽而轉身,窗外的梧桐影投在她瓷白的臉上,“你可是在與洋人周旋?我勸你三思。”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