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一開始,小牛就展示出了他們經典的擋拆進攻體系。
36歲的賈森·基德在弧頂組織進攻,利用諾維茨基和泰森·錢德勒的高位擋拆,不斷製造進攻機會——
或中遠投,或順下,或給到底角……
小牛隊的戰術核心要義就是:基德掌控節奏,諾維斯基負責硬解,馬里昂和特里利用無球跑動牽制防守。
這就是原歷史裡,在2011年小牛隊能夠奪冠的取勝之鑰——flow進攻戰術。
與爵士隊的擋拆配合不同的是,小牛的這種flow戰術,需要球場上有多個持球點。
卡萊爾會在球場上安排兩個可以控球的後衛,有時甚至是三個。
這就相當於在場上設了個二級管理員,也是日後風靡小球時代的三後衛戰術的“前身”。
擁有多個持球點來做Flow進攻,就擁有了更多的變化——
有突破終結能力、投射合格、傳球意識合格的後衛,與大個打擋拆,逼迫對方在面對頻繁的擋拆時丟分。
如果對方收縮防線,又會被後衛們的轉移球和三分球打穿。
兩瓶毒藥裡面選一瓶。
而整個“flow進攻戰術”的核心要義就是——場上的球員球商必須足夠高。
正如卡萊爾對這個戰術的闡釋:“我現在討厭在場邊對球員喊出戰術,球員們需要自己根據對方防守陣型做出直覺反應,並且對隊友的行為做出預測,我們需要的球員最好還能投射三分,持球進攻也必須足夠出色!”
“泰森是一名出色的中鋒,他充分領略了掩護、順下這兩樣技術的重要性……”
“擁有德克這樣的隊友就太關鍵了。當對手知道你要打什麼,他們就會相應地鎖死你的進攻。我們需要打出一種讓對手無法預判的進攻……”
“我們(小牛隊)擁有這個聯盟最聰明的後衛(沒有之一),基德會抓住瞬息萬變的機會,打出漂亮的進攻,但是這是隨機的……”
“比賽自由度越高,如果教練沒有戰術上的指揮,對後衛來說就越困難……有賈森在,一切都會變得更簡單。”
快船隊的防守策略是讓李東和比盧普斯輪番夾擊基德,同時讓扎克·蘭多夫在低位頂防諾維茨基,儘量不讓他在舒服的位置接球。
但小牛隊很快就把球轉移給了其他人,特里、馬里昂和泰森·錢德勒三人在首節分別拿下7分、6分和6分。
快船隊的主場解說斯坦評論道:“小牛隊的經驗讓他們佔據上風,他們打得不疾不徐,總是聰明地找到合適的出手機會,快船隊首節24比28落後4分。”
“小牛隊的籃球更強調自由配合、球的轉移、球員移動,場上每位球員都能參與其中。”
斯坦口中所說的,其實就是日後“小球時代”籃球的比賽風格。
達拉斯小牛隊其實從上賽季,就開始實驗這種風格,不過此時還沒人把這種戰術叫做“Flow(流暢)”。
ESPN邊線記者在節間採訪快船隊主教練老鄧利維時,後者就談到:“跟他們(小牛)打比賽,你很難判斷到底誰會站出來……”
相比於吸收了瘋狂科學家老尼爾森和馬刺團隊籃球波波維奇諸多戰術風格的卡萊爾而言,老鄧利維還是顯得有些老派了。
不過,第二節開始,老鄧利維還是迅速做出了調整。
“李,我希望你這一節開始主導進攻,我們試著打打高位擋拆。”
這是在比盧普斯缺陣的這段時間,球隊磨練出來的新打法。
快船擺出了李東、埃裡克·戈登、魯迪費爾南德斯、古登和小喬丹的二陣容。
由李東負責發起高位擋拆,利用他的單打和突分能力牽制小牛的防線。
與小牛的進攻發起者基德不同的是,李東的擋拆進攻性更強。
小喬丹和古登輪流到肘區給李東設定擋拆,李東繞過掩護,直殺內線。
第二節開始,李東面對小牛隊的替補中鋒布蘭登·海伍德連續強殺得手。
卡萊爾嘴上說“我不喜歡在場上呼叫戰術”,但第二節前半段,他可是急壞了,不停地大喊:
“攔住他!布蘭登!我的媽呀,你倒是攔住他啊!”
2米13的中鋒海伍德露出無奈的表情,“教練,他太快了,變化太多了,攔不住啊!”
這一點,卡萊爾自然也知道,李東的進攻太強了,只要給他一絲空間,他就或選擇突破上籃,或選擇拋投,或中投終結,如果遇到包夾,他就會分球給外線的射手。
“快船隊也打出了Flow風格呀!”卡萊爾暗自想,“而且是進攻型的Flow戰術!”
但卡萊爾是那種極其嚴厲的教練,特別對於角色球員和年輕球員,他從不吝惜自己的批評。
“媽的,布蘭登,你TMD給老子滾下來,你瞧瞧你防的是個什麼?”
從這一點上來說,卡萊爾身上還是有上一代的學院派教練的特點——嚴厲、不留情面。
小牛隊立即換上主力陣容,調整防守策略——卡萊爾換上了卡隆·巴特勒和肖恩·馬里昂。
兩個長相頗似“怪胎”的鋒線都是能攻善守,早年的頂級3D球員。
卡萊爾讓兩個人輪流“照顧”李東,試圖消耗李東的體能。
卡萊爾雙手抱胸,眉頭緊皺,站在場邊,越看越自我懷疑。
“這傢伙打滿第一節,又接著帶替補打第二節,一分鐘沒休息吧?”
“但怎麼越看越感覺,他反而越打越有勁兒了呢?”
確實,巴特勒和馬里昂的超強防守反而激發了李東的熱情。
特別是卡隆·巴特勒上來不久,就朝著李東噴了幾句垃圾話,諸如:
“小子,讓老子教你做人……”,“菜鳥,你完蛋了之類的話……”
幾句話就讓李東“殺心四起”——
第二節末的一球成為經典畫面:
李東在右側四十五度運球,面對卡隆的防守,連續胯下運球。
一瞬間,他用一個標誌性的大幅度擺動變向,一步過掉了巴特勒。
李東順步啟動三步上籃,直殺籃下,迎著泰森·錢德勒的封蓋,高拋打進!
唰!
“太快了!”
卡隆巴特勒暗暗感嘆!
“太TM快了!”
封蓋的錢德勒同樣感嘆。
而卡萊爾被這記進球氣得雙手抱頭,懊惱不已。
現場解說斯坦興奮地跳起來,說道:“快船打出一波12比3的攻擊波,成功反超比分,半場結束,快船50比48領先。”
“李東展示出了與眾不同的得分和組織能力,他的三分,他的突破,他的傳球,讓小牛隊頭疼不已。”
確實,卡萊爾在半場結束時,接受了邊線記者的採訪:“我們(小牛)隊員打得很好,完全打出了小牛風格的比賽,但是很不幸,對面有個難以防守的傢伙,我現在知道他為什麼如此受歡迎了……”
卡萊爾不知道的是,他的話說的還是太早了。
下半場比賽,成了MVP球員諾維斯基和李東的個人對攻表演。
諾維斯基展示了他MVP級別的進攻能力,面對蘭多夫的防守,他多次使用金雞獨立投籃命中,第三節獨得14分。
儘管如此,快船隊並沒有被小牛的攻勢壓倒。
按照老鄧利維的說法是“我要的就是這種狀態,我們不包夾德克,讓他放開打,小牛的團隊進攻就停滯了。”
比盧普斯深表同意,“李,我們需要你加強對籃筐的侵略性,我們給你拉開空間。”
李東連續三次突破籃下得手,其中一次還打了泰森·錢德勒一次二加一的犯規。
兩隊以79比76進入第四節,快船仍然領先3分。
顯然,卡萊爾對球隊今天的表現十分不滿,他不停地朝著隊員們大喊:
“我們今天怎麼了?我們需要保持專注!我們已經讓快船3號得了30分了,幾乎是後衛和鋒線的全場緊迫防守下……”
“天吶!天吶!我希望第四節你們對3號的防守寸步不離……”
現在,卡萊爾終於知道他面對的是一個怎樣恐怖的傢伙了——一個真正的殺手!
諾維斯基拍拍卡隆·巴特勒的胸口,安慰道:“卡隆,沒事,我會提供進攻火力的,但是,求你,能不能不要再去惹奇蹟小子了?”
巴特勒:“啊?……”
“因為你每次朝他噴垃圾話,他都會反過來打爆我們……”
你聽聽,你聽聽,德克這話是在安慰人嗎?
分明在氣人!
更氣人的是卡萊爾,他直接走到卡隆·巴特勒面前,說道:
“卡隆,你防不住李東,你別防了,交給賈森!”
賈森·基德站起來,朝著卡隆·巴特勒說道:
“卡隆,瞧瞧我是怎麼防的,學著點……”
賈森·基德身高1米93,和比盧普斯一樣是可以擔任場上教練的球員。
他不但組織能力出色,後期也練出了一手三分,而且防守能力同樣出眾。
卡隆·巴特勒走上場,默默地觀察基德到底會怎麼防守。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