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爵士隊的擋拆體系的兩個核心打得都不痛快,反而是爵士中鋒奧庫利用小喬丹防不出來這一點,半場9投4中,三分球6投3中,罰球全中,拿下了爵士半場最高的17分。
這就是斯隆教練推崇的擋拆打法。
其實,擋拆打法在80年代就有了,發揚光大還是斯隆教練。
傑裡·斯隆結合了約翰·伍登的UCLA體系,開創了新的擋拆哲學,那就是空間的使用——布澤爾中投和奧庫的三分,爵士的內線擋拆後的習慣是往外飄。
這就是為什麼姚明率領下的火箭總是折戟於爵士。
斯隆體系下的擋拆打法,成了傳統大中鋒之殤,即使強如奧尼爾,在97、98兩年季後賽都被雙煞揍得遍體鱗傷。
不過奇怪的是,哪怕今天爵士隊奧庫彷彿開了光,半場拿下17分,但爵士還是落後於快船。
因為爵士隊今天只做到了“擋拆打法”,沒做到“鐵血防守”——
沒人能限制李東。
半場的爵士隊更衣室裡,德隆憤怒地一拳打在更衣櫃上,怒道:
“為什麼不能讓我像李東那樣放開掄?\u0008他能做到的我也能!”
德隆就差說一句“我也能當大明星”了。
傑裡·斯隆反而笑了一下,平靜地說道:
“上半場大家打得很好,特別是奧庫,很好地執行了戰術意圖……”
“落後7分不多,我們能扳回來,下半場我要求內線大個子去包夾李東,干擾他的投籃,至於他的突破,防不住沒關係,反正也是不可避免的……”
這就是斯隆教練的防守安排,上半場他讓球隊的至少四個人輪番防守李東,雖然效果不好,但是卻起到了消耗的作用。
“下半場我們要拿出鐵血防守的風格,絕對不允許李東投籃,撲他,狠狠地撲他,給他對抗,大個子去補防……”
而快船隊更衣室裡,比盧普斯如神運算元一樣冷靜分析:
“德隆已經有點惱怒了,我能從他的肢體語言裡讀出來,下半場只要我們只需要給他點點火,他就能原地自爆。”
憨憨的小喬丹問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驚奇的問題:
“他們爵士怎麼不包夾李東呢?”
呼啊!
“可以啊,德安德烈,你的腦瓜動起來了啊!”
比盧普斯調侃道。
小喬丹憨憨地撓撓頭。
老鄧利維也笑了,“我們就怕他不選擇包夾呢……”
是的,快船隊等著的就是爵士去包夾李東。
下半場,爵士隊繼續四個人輪換防守李東,內線的布澤爾和基裡連科去補防李東的突破,嗯,這種防守策略的代價是慘痛的——
快船的其他球員的進攻空間突然無比開闊,特別是內線們如魚得水。
爵士的內線們都去包圍李東去了,所以扎克·蘭多夫、克里斯·卡曼和小喬丹如同“摸魚”一般,摸了無數前場籃板。
蘭多夫19分8籃板,卡曼11分9籃板,小喬丹8分16籃板!
快船隊下半場27個籃板,爵士隊才12個。
更可怕的是,快船隊的前場籃板高達11個!
這就是包夾李東的代價!
傑里斯隆眼看著快船隊的內線翻江倒海,試圖保持情緒平靜,“被爆籃板也是防守必須付出的代價,只要我們能保持進攻火力——”
小胖子德隆有點繃不住了。
在下半場的一次進攻回合,老斯隆做了一個進攻戰術手勢,但德隆·威廉姆斯假裝沒看見。
然後我行我素地和布澤爾打了個擋拆,強突籃下,似乎要做一個隔扣動作,結果被小喬丹狠狠地將籃球按在臉上。
啪!
一個貼臉封蓋!
讓斯隆教練失望地捂住腦袋。
立馬叫了一個暫停。
“德隆,你剛才在幹什麼?為什麼那麼打?”
德隆搖著頭,嘴裡嘟囔著,“只是差一點而已,進了我就上十佳球了!”
“十佳球,十佳球!你腦子裡裝的就是賽後十佳球嗎?這是季後賽,不是扣籃大賽……”
“如果是斯托克頓,他一定不會擅作主張——給我按照戰術安排打……”
老頭子又把斯托克頓搬出來教訓人了,德隆一抬頭,感覺1米85的斯托克頓的影子有2米3那麼高大,把德隆的小胖子身體完全遮蓋住了!
傑裡·斯隆,這位在公牛隊退役4號球衣,NBA歷史上唯二帶領一支球隊達到1000勝的主帥,20次率隊進入季後賽,2次進入總決賽的名帥,看著快船以126比103捍衛了主場,只能無奈搖了搖頭。
第四節關鍵時刻,李東憑藉一記精彩的二加一上籃將比賽畫上了句號。
李東突破已經累虛脫的馬修斯,直接殺入內線。
在布澤爾和奧庫兩個人中間,李東跳步後啟動,在空中懸停。
惱羞成怒的布澤爾用肘部將空中的李東向外推去!
嘟!
哨響!
李東順勢在空中做出向後拉桿的動作,將籃球反籃打進!
唰!
同時造成布澤爾犯規。
進球后的李東旋即團身倒地,自我保護。
蘭多夫第一個衝上來,將李東拉起來。
站起身的李東假裝拍了拍肩膀上的灰土,一雙殺氣騰騰的眼睛看向布澤爾:
“嘿,布澤爾,我以為你是個防守悍將,怎麼連犯規都這麼軟?”
嚯!
布澤爾似乎要衝上來揮拳,怒吼著:“菜鳥,信不信,下一個回合我會把你扔出底線!”
蘭多夫立馬頂在布澤爾面前,架住胳膊,說道:
“放輕鬆兄弟,別惹麻煩,上一個這麼做的傢伙在醫院躺了好幾周。”
裁判立即將布澤爾拉開。
李東淡定的站在罰球線,甚至有點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