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迷紛紛拿著詹姆斯開涮。
“看似詹姆斯輸了,實則詹姆斯贏了。”
“詹姆斯避免了職業生涯的第N次總決賽被橫掃出局。”
“哈哈哈——”
虎撲論壇上,有人提問:“李東和詹姆斯的歷史地位誰更高?”
帖子置頂的回答是:
“這問題不是搞笑嗎?老詹拿什麼去碰瓷六連冠?”
從這就不難看出,儘管詹姆斯團隊透過媒體公司不停地宣傳,但球迷的眼睛是雪亮的——
“李東和老詹在總決賽遇到幾次?老詹贏過嗎?”
“詹姆斯統治了這個時代,但李東統治了詹姆斯!”
“哈哈哈——”
“李東改變了現代籃球的打法,而上一個改變籃球的人是喬丹——”
“詹姆斯改變了什麼?”
“當打之年抱團?”
“流浪籃球?”
“走步規則?”
“垂直起跳規則?”
“1+1合同?”
“嗨,詹姆斯這人吧,你就不能細說——”
一說就……
詹姆斯對於籃球世界的改變,就是:
“一個球員不想著好好打球,只想著靠外部力量獲勝——他褻瀆了競技體育精神。”
至於哪裡會是勒布朗職業生涯的下一站?
詹姆斯要把自己的商業版圖帶到洛杉磯?
誰關心呢?
沒人關心。
所有人都在關注這一次史詩級的總決賽。
賽前,雄鹿隊的球迷認為,他們將橫掃快船。
而快船的支持者認為,快船將橫掃雄鹿。
——互相都認為自己是更強的那一個。
TNT直播間裡熱鬧非凡。
肯尼·史密斯直言:
“我們先不做預測,僅僅是看雙方的陣容,這絕對是21世紀以來最豪華的陣容對抗——”
奧尼爾點頭:“是的,毫無疑問,這樣的史詩級較量,讓我想起了80年代的黃綠大戰——”
詹姆斯:他們就不是抱團嗎?
奧尼爾卻說:“雖然他們雙方的陣容堪比全明星賽,但快船的全部陣容都是靠選秀,雄鹿則吃了庫裡童工合同的紅利——”
巴克利咧嘴大笑:“嘿,老兄們,怎麼都不敢預測嗎?”
“沒人預測我來,我認為擁有杜蘭特的雄鹿隊,有著聯盟有史以來最好的進攻——”
哦?那穩了~
“但六連冠的快船隊攻防更為平衡——”
啊?巴克利你……
“杜蘭特無人可以防住,我認為雄鹿將4比3戰勝快船。”
穩了~穩了~
在一項全美調查中,有68%的球迷支援快船,僅有32%的球迷支援雄鹿隊。
為什麼?
自勒布朗之後,杜蘭特被渲染成了“全民公敵”的形象。
杜蘭特想要用成績證明自己。
G1比賽,杜蘭特拿下38分8助攻8籃板,庫裡28分10助攻。
雄鹿隊116比112先下一局。
這場比賽,快船雖然打得很“團隊”,但是對於庫裡和杜蘭特的防守做得不夠。
如果包夾庫裡,杜蘭特就會得到機會。
反之也一樣,包夾杜蘭特,也讓庫裡得到了輕鬆的出手。
主場解說勞倫斯·坦特尖銳地指出:“我們沒人可以對位杜蘭特,他真的讓人頭疼。”
但賽後,史蒂文斯教練卻敏銳地指出:
“我認為雄鹿取勝的關鍵是字母哥——”
別看字母哥只拿了14分,但卻有16籃板和4個封蓋。
身高體長的字母哥,卻能夠像後衛一樣橫向移動。
這給快船隊的外線擋拆進攻造成了巨大麻煩。
而雄鹿讓伊戈達拉限制李東,同時全隊輪換防守,效果顯著。
在常規賽4次交手中,雙方2比2戰平。
但雄鹿從來沒有擺出過這套防守的戰術。
一個細節值得注意:
G1比賽,杜蘭特經常站在四號位,甚至有時候能和字母哥互換,站在五號位。
兩個人身高臂展有極大優勢且能夠像後衛一樣運球和移動的蜘蛛人,再加上庫裡的三分,讓雄鹿變得無人可擋。
李東在賽後採訪中表示:“雄鹿給我們造成了麻煩,這很有趣!”
看起來,李東絲毫不緊張。
“我已經打過六次總決賽了,我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
“現在我們要專注於第二場比賽——”
李東是那種天生贏家:他的韌性、放鬆以及好勝的心態,讓他自然而然成為球隊領袖。
G2比賽,快船隊的首發並沒有調整。
李東、克萊、吉米仔、格林和約老師。
但快船做出了戰術調整,那就是增加了李東和約老師的雙人配合。
約老師在賽季中無數次說道:
“我喜歡和李東一起打球,喜歡為他創造出手機會——”
這就是約老師的作用——他的球商,他的掩護,能給李東創造一些輕鬆得分的機會。
李東這一場增加了無球走位。
格林+約基奇,成了快船的兩堵厚厚的城牆。
李東首節狂砍14分,讓科爾不得不加大對李東的防守強度。
這就是快船期待的。
李東很快就找到隊友。
或者回傳約老師,或者給到接應點巴特勒。
快船透過傳導,總是能找到最好的出手位置。
這就是快船的利害之處:場上每個人都能處理球。
當雄鹿的防守側重於外線的時候,籃球自然而然就給到了內線。
於是第二節開始,約基奇發揮了。
約老師的“五花肉”根本不怕字母的“瘦竹竿”。
各種低位的小勾手,轉身,拋投,上籃,傳球……
不知不覺,約老師半場就拿到了12分。
再一看資料表,快船上場的球員,人人都有出手和得分,每個人都發揮了作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