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請造反

第40章 必須速勝

宣德元年,二月。

自西周起,二月初二這天便是十分重要的日子,作為農耕文明的至高領袖,歷代皇帝都會領著文武百官象徵性地去田裡開耕。

但是在今年,一場即將開始的戰爭卻給這本應祥和、繁忙的二月蒙上了一層陰霾。

為了儘可能消除戰爭對農業的傷害,朱瞻基下令由北直隸、河北、山西各衛所按比例抽調旗兵八萬,加上車馬民夫,合稱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殺向了山東。

此時此刻,從天空俯瞰大地,元明清三朝重要的生命線——大運河旁,無數兵馬彷彿結成群的螞蟻,正整齊劃一地向著南方進軍。

車馬、大炮、以及朝天斜豎成林的火銃、長槍,這些戰場上的殺人利器,更給這支代表了正義、公理的大軍添上了幾分森嚴。

臨近中午,天氣已經開始熱了起來,再加上走路的關係,中軍陣內,騎在馬上的成國公朱勇已經發現官軍們的兩鬢正不停地往下滴汗。

此時有武官進言道:

“成國公,自早上開拔後已經行了半日的路,下官看是不是。。。。。。”

“再堅持堅持,繼續行軍,等晌午再紮營。”

朱勇自然知道屬下想說什麼,所以直接回絕了對方。

他急著行軍,倒也不全是為了速敗漢王證明自己,臨出京師前,他與戶部尚書夏原吉曾經有過談話。

彼時夏原吉說道:

“成國公放心,有老夫在,糧草後勤定無憂也,只希望公能儘早平定山東,這也是陛下的意思。

否則戰事受挫,叛軍一旦封鎖大運河,朝廷將不得不留住乃至增調更多的班軍。”

“班軍。”

心中重複了一遍這個詞,朱勇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自太宗時期開始,為了在每年春秋冬時期備邊或者出兵,大明便開始實行班軍制度,即從各衛所抽調旗兵前往京師或邊境“練操”。

時間一過班軍各自下班回去,下一輪換一批人再去。

後世的“上下班”就是來源於此。

拋開永樂大帝對於軍事的考慮,這種制度對於各地衛所帶來的傷害極大。

永樂初年,各衛所除正糧外,還能給朝廷上繳近一千兩百萬石的餘糧。

班軍制度開始後,因為旗軍被抽調走,各地衛所軍屯開始荒廢,大帝不得不下令每頃地少收六石餘糧,導致到永樂末年,全國衛所軍屯上繳的餘糧就只剩五百萬石了。

算經濟也是打仗的一環,朱勇作為大明的頂層勳貴,自然知道這個道理。

想到此處,他“唰”地一下拔出皇帝交予他的佩劍,向著前方遙遙一指道:

“全軍聽令,加速行軍,朝廷已經在景州備好了豬牛羊雞,就等著咱們過去享用呢!”

朱勇自出京師起,其路線以及方位都有漢王的人馬打探後往回傳,於是在數日後,朱高煦當即下令已經得到休息的各衛集結,第二天一早,大軍就要開往德州。

天剛微微亮,唐賽兒就起了床,等用完早飯,她便跟著周光美去取盔甲。

脫掉外套後,只留一件柔軟戎服的周光美剛剛在侍女的幫助下把環環扣住的鎖甲穿好,便見一邊的唐賽兒正拿著一條長長的白布,一圈一圈的往自己胸上纏。

每纏一圈,還得再用力收緊一次,等到白布用盡,那兩座巍然的泰山竟然被削去了大半,看得周光美眉毛都皺了起來。

“官人在看什麼?”

“山谷裡那麼深,這布纏著要是不透氣,等會里面全是汗,捂出痱子來怎麼辦?”

“。。。。。。”

唐賽兒聞言無語地翻了個白眼,沒理會周光美,自顧自地將一身扎甲往身上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