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福記

第236章 這潑天的富貴,只是笑話-1

如今見了阿榆,皇后便道:“既然回了京師,悄悄給我遞個訊息又何妨?便是兄弟間有些隔閡,終歸與你無關。”

阿榆喃喃嘆道:“三伯孃,我也想這一切與我無關。”

皇后便想起宮人傳說裡這小娘子的悲慘遭遇,嘆息連連,讓她沐浴休憩,又讓宮人速速備了衣衫首飾,要將阿榆收拾出宗室貴女的模樣來。

官家既將阿榆留在皇后宮中,等於承認了她是魏王之女,他自己的親侄女,不論有無封號,這身份都已足夠尊貴。

宮人給阿榆收拾換下來的衣物時,赫然看到了剔骨刀和一束老長的鋼針,嚇了一跳。

阿榆道:“給伯孃先收著,我出宮之際會跟她討回來!”

皇后哭笑不得,料得想扳過這小娘子的執拗古怪性子,決然不易,只搜肚刮腸地回憶著昔年這小女孩愛吃何物,魏王夫婦又愛吃何物,儘量讓自己宮裡的小廚房安排。

再看阿榆時,綰了個慵梳髻,簪了一根素到極致的檀木梔花簪,穿了件輕粉繡花的大袖綾衫,系一條蜜色的百迭裙,又搭了淺蜜色披帛,腰間扣一條白玉環絲絛,看著輕盈翩然,靈秀蘊藉,宛若林間仙子,有種令人捉摸不住的縹緲之美。

只是作為貴女而言,依然有些樸素了。

皇后拉她到自己妝臺前,親啟妝匣,尋了一對珍珠釵子,插在髮髻另一邊,又給她戴了一隻鑲寶金項圈,一對玉鐲,這才覺出幾分皇家氣象。

她道:“這些小娘子們該有的珠飾衣衫,我會給你慢慢準備起來。你呀,彆拗著性子,就跟那位李參政那般,和善些,哄著官家高興,便再不會吃虧。”

見阿榆微微蹙眉,皇后又道:“瑜兒,官家也非無情之人。當年聽說你阿爹阿孃出事,他著實傷心了許久,我是眼看著他幾次夢裡喊著四弟驚醒,再難成寐。”

阿榆道:“他思念阿爹阿孃,然後由著他們埋骨異鄉,都不曾將他們屍骸接回?還是覺得接回親弟弟的屍骸,會令天下人議論魏王無辜?”

皇后語塞。

這時,宮人面帶驚慌,匆匆趕來稟道:“娘娘,王都知來了,帶著……帶著……”

---

阿榆跟著皇后走到坤寧殿正殿時,立時知曉了宮人驚慌的原因。

王季豐來了,身邊跟著兩名小內侍,手中託著漆盤,裡面放著一壺酒,一隻酒杯;小內侍身後,更有六名甲冑分明的禁軍跟著,手搭兵器,虎視耽耽地盯向她。

阿榆手足一涼,幽幽淡淡的目光在王季豐臉上劃過。

這情形,她沒見過,但不代表她沒聽過。

王季豐向皇后行了禮,便向阿榆道:“小娘子,小人奉官家旨意賜您福酒,還請小娘子飲下!”

皇后驀地變了臉色,低喝道:“且慢!官家在何處?我這便去見他!”

王季豐堆著笑容,卻寸步不讓,說道:“娘娘,官家說得明白,娘娘若有話,也等小娘子喝了這福酒再說。”

皇后啞然,驚痛地看著阿榆,下意識地要將她護到身後。

她性情貞靜,素來順從慣了的,並不知該如何反抗,看著小內侍倒酒呈上,一時只道:“不可,不可!官家當年甚愛瑜兒,莫非受人矇蔽,才會下令賜酒?”

王季豐一臉為難,“娘娘,莫要為咱家,這是官家的意思。小娘子若有話想說,我倒是可以傳個話。”

阿榆心頭跳得厲害,卻也無甚懼意,淡淡看了眼那酒,“官家賜酒時怎麼說來著?”

“官家說……”王季豐學著官家口吻,“季豐,將這壺酒賜給趙瑜,再問問她,還有沒有什麼話想說的?”

阿榆想了下,“那就幫我問一聲,能否將我屍骸送往房州,葬在阿爹阿孃身畔?好歹也算回家了。本想著沈家不錯,或許也能成為我的新家,沒想到會搭上小命。也好,不去禍害他了!”

她一仰脖,將酒飲了下去。

---

文德殿裡,沈惟清、楚王、壽王跪於官家御案前,眉宇間俱是焦灼惶急。

官家賜酒阿榆,且遣禁軍隨行,任誰都知他是何意。

壽王眼線緊急回報壽王時,沈惟清也在一側,二人當時也都驚住,一時也無暇他想,趕往文德殿尋官家求情;

楚王得報,也匆匆趕來,為這剛認回的小堂妹求情。

楚王、壽王動之以親情,沈惟清則著眼於阿榆之可憐可嘆,請求官家收回成命。

官家批完手中一份劄子,目光沉沉地掃過幾人。

“你們不去查鱠山下毒之事,卻跑來管這些閒事?”

沈惟清道:“陛下,鱠山下毒之事,事關阿榆,臣本就還有些細節需與她確認。何況……”

他頓了下,直視官家,“我早已視阿榆為妻,所有與阿榆相關之事,在臣看來,均是家事,不是閒事。”

“呵!”官家氣笑了,“我趙家的小娘子,你視若妻子,便是你妻子了?可有三媒六聘?可有洞房花燭?”

“無!但臣有過誓諾,往後餘生,唯她一人。臣雖鄙陋,不堪配皇家瑾瑜,但一言既出,一世不悔!”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