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雄十六國

第9章 屯騎校尉慕容越

未及梁氏隊伍抵達驪山大營,半道上便撞見秦軍出動。

這是梁廣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大秦“正規軍”!

千餘騎兵,清一色戴鐵胄,披筩袖鎧,腰扎活舌帶,系抱腹,下身穿裙甲,腳踩圓頭高靿靴。

其中一百餘騎戰馬披鎧,列隊走在隊伍最後。

騎兵所裝備的兵器也很統一,挎騎弓佩箭菔,手持長戟或者長矛,腰間再掛一口環首刀。

那一百餘具裝甲騎,不佩弓箭和短刀,只持一杆一丈八尺長的單刃大戟。

觀察牙旗番號和信幡,可知這支騎軍隸屬於護軍府屯騎營,主將乃是屯騎校尉慕容越。

梁氏隊伍停在道旁,讓這支騎軍先行透過。

隆隆馬蹄聲迴盪在耳邊,腳底可以清晰感受到地面震顫。

黃土瀰漫,砂礫震盪,空氣中充斥著金戈鐵馬的氣息!

梁廣攥緊鐵矛,呼吸變得急促,望著從身前駛過的騎兵隊伍,胸膛灼熱如火!

好一支威武之師!

鄧興雙眼冒光,又是羨慕又是畏懼,什麼時候他也能這般威風!

梁氏私兵們默默注視著騎兵駛過,面對大秦王師,他們這些宗族私兵只能算是不入流。

或許有一日,他們也能在朝廷徵召下成為官軍。

前提是,得有命活下來。

就像今日遭遇盧水胡流賊襲擊,兩個隊共計一百餘私兵,如今只逃出三十餘人。

還有一些走失走散,加起來攏共不超過五十人。

近半折損!

奴婢僕役們更是死傷慘重。

連郭娘子也差點落入賊手。

這還是在治安相對較好的三輔之地,其他地方有多混亂更是難以想象。

在這種動盪世道,單人獨力根本活不長,只有抱團取暖、和衷共濟才是長久之道。

這也是宗族門閥大行其道的客觀因素。

依靠集體力量,才能在亂世裡對抗天災人禍。

“我大秦鐵騎,就是這般威武雄壯啊!”

李方揪住頷下幾根雜須,情不自禁地感慨一聲。

作為隊伍裡唯一有過出徵經驗的老卒,李方此刻有種與有榮焉的自豪感。

一名盔頂插白翎、白麵黑髭的將軍從騎兵隊伍旁馳過,勒馬停在羽蓋車邊,與郭娘子隔著簾布交談。

“趕快行禮!那便是屯騎校尉慕容越!”

李方低喝,帶領一眾私兵躬身行禮。

梁廣多看了幾眼,小聲道:“他是鮮卑人?”

李方嘟噥道:“人家可是鮮卑王族子弟,在燕國時獲封南安王。

王師伐燕,慕容越在壺關被王丞相生擒,天王禮待之,親自拜為將軍......”

梁廣咋舌,難怪這慕容越不過三十歲的年紀,就能執掌屯騎營。

屯騎校尉始自漢武,乃是大名鼎鼎的漢軍八校尉之一。

秦國承魏晉制度,設五校尉,其中屯騎校尉隸屬護軍府,一營兵馬在兩千至兩千五之間。

名為校尉,實則卻是第四品武職,妥妥的內兵中高階將領,地位遠超同等品秩的雜號將軍。

李方口中的王丞相,自然是已經過世的大秦開國第一相,號稱“功蓋諸葛第一人”的王猛王景略!

慕容越被王猛擊敗擒獲,倒也不算丟人。

王景略之於當世,便如諸葛孔明之於三國。

大秦能有今日之盛,王景略功不可沒。

只可惜,晚來了幾年,不能領略其人風采,真是遺憾~

慕容越和郭娘子打過招呼,便乘馬而去。

從梁廣等人身前跑過時,李方腆著臉上前:“慕容將軍......”

慕容越只是看他一眼,根本不作理會,躍馬揚鞭而去。

馬蹄濺起的灰土落了李方一嘴,噗噗吐了幾口口水。

一眾兵士強憋笑意。

梁廣臉色古怪:

“隊主方才,若是往那馬蹄子下一記滑鏟,而後當場躺倒,說不定慕容將軍會停下與你說兩句話!”

李方一臉羞惱:“去去去!乃公曾在梁園與慕容將軍有一面之緣,想來是他不記得了~”

梁廣笑笑不說話。

一眾兵士竊笑不已。

既然屯騎營出動,失去頭領的盧水胡流賊再無逃亡機會,已註定是覆滅下場。

郭娘子也徹底放鬆心絃,劉姥也不再嫌棄梁廣車速慢,一行隊伍進入驪山大營,住進軍帳營房,安心歇息一晚。

翌日晌午,梁廣和李方隨同郭娘子拜見慕容越。

軍帳內,慕容越換穿常服,頭髮用幅巾束攏,看上去頗為儒雅。

鮮卑人大多披髮束辮,穿左衽袍衫。

這慕容越不論相貌還是裝束,都更像是位漢人士族子弟。

郭娘子跪坐右側,梁廣和李方侍立帳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