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川。
天高雲闊,牧場返青,原本正是候雁北歸,牧民移帳北還的時節,卻因為大軍雲集,戰事不斷,數十萬部眾滯留下來。
原本川原高闊,水草豐茂的牛川,在魏燕聯軍陸續進駐後,竟然越發顯得擁擠。
東燕皇帝慕容垂在高僧支曇猛、散騎常侍高湖、魯陽王慕容倭奴、桂林王慕容道成等臣僚簇擁下,率領一隊騎兵趕往川原西邊荒幹水上游。
那一片草甸劃撥給從蟠羊山回撤的叔孫建所部和慕容麟所部駐紮。
數日來,雙方因為水源、放牧問題爆發過多次爭執,小規模械鬥也不在少數。
今日,積怨已久的兩邊終於因為爭搶牧場動手流血,從而迅速演變成上千人規模的對峙。
稍有不慎,叔孫建所部和慕容麟所部數千兵馬將會捲入,進一步發展為兩軍對攻。
慕容垂趕到時,雙方騎兵正在隔空對罵,稀稀拉拉的箭矢相互射往對方陣中,不時有人中箭痛罵。
慕容麟頂盔摜甲,手提騎槍跨馬居於陣前,怒氣衝衝地朝著對面魏軍騎兵陣中大罵。
他胯下戰馬打著響嚏來回打轉,明顯躁動不安,這是覺察到雙方火藥味越來越濃,即將爆發大規模衝突的前兆。
三五騎快馬自牛川北坡趕來,為首一員雄壯辮髮大漢,乃是魏王拓跋珪麾下侍衛長,契胡首領爾朱羽健。
“魏王有令,各部退回駐地,不得再相互挑釁放箭!
叔孫建、慕容麟兩位大人即刻返回王帳,魏王稍候便趕回!”
一陣勒馬聲響起,爾朱羽健粗獷雄渾的喊話聲遠遠傳來。
對面的叔孫建當即大聲領命。
慕容麟卻是唾了口,繼續喋喋不休地罵咧。
拓跋珪在他看來不過是晚輩,魏國也只是大燕扶持的附庸,豈有資格管到他頭上?
慕容麟眼珠轉悠,暗戳戳地背過身去,張弓搭箭回首就射,意圖射殺爾朱羽健坐騎,給索虜們一個下馬威。
“呯!”
爾朱羽健拔刀劈飛箭矢,盛怒大吼一聲:“放肆!”當即就縱馬嚮慕容麟衝來。
爾朱羽健是拓跋珪麾下一眾侍衛長裡最為勇悍之人,慕容麟駐軍代北一年多,多次聽到過他的威名。
此刻見爾朱羽健揮舞馬刀向他衝來,一人一騎確有如虹氣勢,不由得心肝兒一顫生出濃濃畏懼。
有心想要後撤躲避,身後卻又有一眾部下看著,只能一咬牙猛夾馬腹,高舉騎槍迎著爾朱羽健衝上前。
雙方跨馬對沖,各自身後部兵高呼吶喊助威。
慕容麟本想借助騎槍長度優勢率先出手,不想雙方戰馬交錯瞬間,爾朱羽健大吼一聲,馬刀以迅疾之勢劈砍下。
慕容麟大驚失色,下意識橫擋,只聽“嚓”地一聲,拓木槍桿竟然被巨力劈斷!
燕軍一方瞬間鴉雀無聲。
慕容麟咬牙扔掉斷槍,一手控馭韁繩,一手準備摘下角弓射擊爾朱羽健。
爾朱羽健減緩馬速後掉轉過頭,再度舉刀向他衝來。
慕容麟大罵幾聲,一邊拼命催打馬鞭,一邊尋找時機放箭。
爾朱羽健肯定是不敢當場將他劈死的,可若是當著眾部下之面遭到生擒,慕容氏和大燕的面子往哪裡擱?
身後馬蹄聲越來越近,慕容麟回頭一看,爾朱羽健已經舉刀追到身後。
“咻~”斜前方陡射利箭,箭矢速度極快,從爾朱羽健舉刀的臂彎下掠過!
爾朱羽健心頭一凜,急忙勒馬停下,抬眼望去,只見遠處大燕皇帝慕容垂放下金臂角弓,立馬於草坡上冷冷看著他。
爾朱羽健當即收起了輕視之心,他可以看不起慕容麟,卻不能無視縱橫天下五十餘載的大燕皇帝。
即便如今的慕容垂已是六十五歲高齡,近年來又時常染病,早已不復往日無敵之姿,爾朱羽健也不敢輕視半分。
方才那一箭,已經是慕容垂有意饒他一命。
慕容垂在眾人簇擁下趕到,爾朱羽健下馬單膝拜倒:“多謝陛下不殺之恩!魏王請叔孫大人、趙王殿下暫且回王帳等候。
既然陛下駕臨,便請同赴王帳,少時魏王便趕回!”
慕容垂略一頷首,擺擺手示意爾朱羽健可以告退了。
爾朱羽健領命,與叔孫建一同離開。
“陛下,方才那契胡奴竟敢追擊我,何不將其一箭射殺?一個契胡奴而已,想來拓跋珪也不敢多說什麼~”
慕容麟有些憤憤不平,還在為剛才爾朱羽健劈斷他的騎槍耿耿於懷。
“住嘴!”
慕容垂惡狠狠地怒瞪著他,“技不如人還敢逞能?若是在戰場上,如你這般輕敵,早就被人摘了腦袋!”
慕容麟縮縮脖子,嘟囔兩聲不敢再多言。
慕容垂懶得同他說話,喚來慕輿嵩詢問衝突原因。
慕輿嵩是慕容麟麾下部將,自然是偏向自家主公說話。
不過慕容垂聽完,倒也能瞭解到衝突的起因和大致經過。
和牛川所有正在爆發的魏燕兩軍矛盾一樣,衝突起因都是因為有限的草場容納不了如此多的人口和牲畜。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