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雄十六國

第520章 代北大定

高平公、單于右都督沒奕於粗獷嗓門大笑著說道。

破多羅部原本只是鮮卑小姓,不是依附於賀蘭部,就是依附於鐵弗部。

苻秦大亂,沒奕於果斷率領部族渡過黃河南下,在高平川(寧夏固原)一帶拓展部落勢力,短短數年得到很大發展。

梁周定鼎關中,沒奕於又果斷獻上表文請求內附。

兩次正確選擇,使得沒奕於得以和劉亢埿、劉衛辰、賀蘭染干三大部酋平起平坐,成為代北依附大周的四大部酋之一。

參合陂一戰,沒奕於也算是吃得滿嘴流油。

他帶來的八千騎兵沒有多少損失不說,還收攏了一萬多依附燕軍的雜胡部民,分得牛羊戰馬三十餘萬。

破多羅部一躍成為陰山以南最具實力的大部族之一。

沒奕於嚐到甜頭,當然想跟著周軍繼續打勝仗、立大功、分好處。

劉衛辰、賀蘭染干也跟著附和幾句,表態願意繼續追隨周軍向關東進兵。

梁廣餘光掃了二人一眼,將其神色盡收眼底,不由在心裡暗暗一笑。

假若周軍當真繼續向關東進兵,沒奕於出於混戰功、分好處的心思,大機率會率軍跟隨出征。

劉亢埿是個忠厚實誠之人,周軍幫他守住平城,保住獨孤部基業,他內心感恩,也對大周發自真心地恭敬順從。

只要自己一聲令下,劉亢埿一定會徵調部族軍跟隨出征。

至於劉衛辰、賀蘭染干二人,心裡惦記著盛樂城,只怕不會再繼續出兵追隨周軍征討關東。

假意附和幾聲,也是怕表現出不情願惹惱他這位大周皇帝。

梁廣放下酒樽,隨口笑道:“朕已任命李方為徵東將軍,統兵五萬出井陘進討河北!

此前參合陂戰事在即,朕也就沒有同諸位說起此事。

征討關東的功勞,高平公幾位只怕是分潤不到了~”

楊盛、王睿、術骨等十幾位周軍將領神色如常,早在參合陂戰事打響之前,他們就已經收到訊息,幷州都督李方出任徵東將軍、冀州大都督,統領幷州五萬府兵下太行征討河北。

皇帝陛下給李方定下的任務是拿下鄴城,重新奪回這座關東重鎮,為之後的大軍滅燕做準備。

原本李方出兵,只是為了給慕容垂製造後方壓力。

沒想到參合陂一場大勝,燕軍精銳主力盡喪,皇帝陛下果斷令李方火速出擊,本著趁他病要他命的原則,直撲鄴城而去。

至於皇帝陛下究竟打算何時調遣大軍對東燕發動致命一擊,眾將各種猜測眾說紛紜,卻沒有一個統一說法。

沒奕於得知周軍早已進軍河北,大呼遺憾,自己沒能趕上這一次的立功機會。

劉衛辰、賀蘭染干暗暗震驚,十萬周軍出雁門攻伐代北,李方又統領五萬兵進討河北。

周軍雙線作戰,軍需後勤能吃得消?

梁廣說得輕描淡寫,好像出動五萬大軍討伐河北,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

梁周在定鼎關中以後,發展真是迅猛無比,加上幷州八郡承平三年,糧谷堆積如山,這才有了支撐雙線作戰的底氣。

大周王朝氣象初顯,混一北中國似乎已是不可阻擋之勢。

“此次兩位卿家配合悉羅多將軍阻擊魏軍,進討盛樂,朕希望二位精誠合作,不要因此前小隙影響大局.....”

梁廣轉而對劉衛辰、賀蘭染干笑道。

染干看了眼劉衛辰,“陛下,此次若能驅逐魏軍奪回盛樂,臣懇請陛下遵照此前約定,將盛樂城交由賀蘭部打理。

畢竟,自從先代王拓跋什翼犍死後,盛樂就一直為賀蘭部所有.....”

不等梁廣說話,劉直力鞮憤然怒喝:“早年苻皇將盛樂城劃分給鐵弗部,是你賀蘭部依仗武力強行奪去,怎有臉欺騙陛下?”

賀蘭染干冷冷道:“盛樂乃代國舊都,如此要地當然要有強兵駐守!

賀蘭部對大周陛下忠心耿耿,願意世代為大周鎮守此地!”

劉勃勃怒喝道:“當年若非賀蘭部趁虛而入,又豈能奪走盛樂?我鐵弗部同樣是大周臣屬,且兵馬未嘗不利!”

當即,劉衛辰一方,賀蘭染干一方,就盛樂城歸屬問題當著梁廣面展開激辯。

待雙方對噴得差不多了,梁廣才慢悠悠地笑道:“盛樂城交由賀蘭部打理,是朕與諸位在平城會盟時就定下的舊約。

若能驅逐魏軍奪回盛樂,朕自當兌現承諾~”

賀蘭部幾位酋帥面露振奮,染干當即跪倒:“多謝陛下替賀蘭部主持公道!

賀蘭部將永世為大周守衛雲中!”

梁廣勉勵了幾句,又轉頭對臉色不太好看的劉衛辰道:“鐵弗部佔據的五原也是一塊肥沃寶地,若是善加經營,絕不會比盛樂差。

朕再把君子津黃河水道交由你打理,能否利用得當,就看你的本事了~”

劉衛辰心裡再有不滿,也不敢在此刻表露出來,一臉感激地下拜謝恩。

梁廣同樣勉勵了幾句,讓鐵弗部、賀蘭部幾位酋帥退下,即刻趕上大部隊,前往參合陘參加會戰。

劉衛辰、賀蘭染干相互敵視之態顯露無疑,自出了大帳便各自離去,再沒說過一句話。

一眾部酋離開後,大帳內只剩下劉亢埿一系的獨孤部酋帥。

梁廣同劉亢埿說了會話,目光越過眾人看向靠近大帳門口的末尾位置:“韓拙可在?”

一個矮瘦身影在眾人注視下快步上前拜倒:“韓拙叩見陛下!”

梁廣笑道:“朕向代公詢問恆州刺史人選,代公向朕舉薦你。

朕知道韓卿乃劉顯兄長幕僚長,才名在平城無人不知,卿可有信心勝任恆州刺史一職?”

韓拙先是愕然,而後綻露滿臉驚喜,激動地有些語無倫次:“臣叩謝陛下、叩謝代公!若陛下委臣以重任,臣一定肝腦塗地,絕不敢懈怠分毫!”

梁廣笑了笑,對坐在側面帳簾後的高參崔浩說道:“伯淵,回頭記得命人趕快把印綬詔敕送到韓刺史手中!”

崔浩提筆記錄了幾句,拱手道:“陛下放心,臣記下了!”

梁廣照例勉勵了幾句,揮手讓韓拙退下。

一盅酪漿還未飲完,就定下了將來代北之地最高民政長官的人選,落在外人眼裡屬實有些草率了。

崔浩看著被巨大喜悅衝昏頭腦的韓拙暈暈乎乎回到位置坐好,眼裡不禁流露幾分疑惑。

他萬萬沒想到,首任恆州刺史的重任,竟然落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寒素士人頭上。

韓拙,這位劉顯前謀主,究竟有什麼能耐,讓皇帝陛下對他高看一等?

大帳裡酒水酪漿烤肉歡享不停,私議聲卻也不少。

和崔浩一樣抱有疑惑的人不在少數。

也有少部分人知道,大周陛下和劉顯曾經的關係可是相當親密,且韓拙更是在劉奴真叛亂爆發之初,力主請幷州都督李方派兵救援平城的第一人。

沒有韓拙,或許李方根本來不及調兵救援平城。

也就沒有後續的平城會盟,參合陂大勝。

韓拙其人不甚顯眼,卻是此次代北的最大功臣之一。

梁廣和劉亢埿談笑不羈,不時豪邁大笑。

韓拙此人頗有才學,只是運氣差了些,投靠了劉顯這麼個不靠譜的主公。

恆州都督、刺史的任命,關係到代北局勢的穩定,必須要慎之又慎。

慕輿盛出身遼西鮮卑大族,本身又成長於關中,糅合了關東胡氣和漢人文化,且立下蟠羊山大捷之功,出任恆州都督也能服眾。

韓拙本就是獨孤部幕僚,出任刺史掌管民政,也讓劉亢埿更容易接受些。

今後,代北格局將會呈現單于大都督、恆州都督、恆州刺史三足鼎立之勢。

單于大都督、代公劉亢埿作為名義上的代北諸部首領,慕輿盛、韓拙分掌軍政,既可以相互制衡,又可以聯手壓制獨孤部。

當年苻堅平定代北,分立劉衛辰、劉庫仁為東西單于。

梁廣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仿照漢制設立州郡縣,委派都督刺史分掌軍政。

同時,劉亢埿這位代公、單于大都督又是大周朝廷冊封。

將來獨孤部繼承劉亢埿爵位官職,依然要透過大周朝廷許可。

大周對於代北地區的掌控,達到了漢末魏晉以來的新高度。

安排完代北事務和盛樂戰事,接下來就該召見等候在大帳外,忍飢挨餓許久的燕國降臣俘虜.....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