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良人倒是志向遠大,為民著想……”
“可自周天子伐商以來,士族貴胄與黎庶百姓高低有別的規矩延續至今已有幾千年……良人想達到這個理想……太難了。”
蔡琰安慰似的用手抓了抓張燕的掌心。
“若我教民育民,令百姓識字認字,打破士族控制官場的局面,不以孝廉察舉選賢才……”
“唯才是舉,從百姓黔首中尋找良才賢能,可否實現天下大同?”張燕毫不隱瞞的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蔡琰。
蔡琰搖搖頭,髮絲騷動著張燕的臉龐:
“良人所想太過於困難了,書卷製作起來難度與花費何其之大?又哪裡來的那麼多書卷供百姓們閱讀呢?更何況此舉必將被世家反對,世家貴族如何能讓百姓與他們爭權?”
“良人本就不是出自世家大族,能夠拉攏到計程車族人才也必然不多,可未來良人若要爭霸天下,必然需要世家大族的支援,再如此行事豈不是倒行逆施?”
“現今正處亂世,百姓流離失所,遭受戰亂所擾,匪盜肆虐,他們連肚子都填不飽,哪裡來的能力去讀書呢?”蔡琰接連反問道。
蔡琰言語犀利,張燕啞然,以他穿越者的身份竟無言以對。
是啊,張燕這才意識到,三國時期他所熟知的人物哪裡有一個真的是草根出身呢?
他張燕也只不過是一堆被招安的山賊,名義上為中郎將,可當他以中郎將的身份徵辟有名的良才時,竟無一人響應。
這導致常山國境內除了他以外就沒有幾個人認字,而他穿越到這裡這麼久了,連個基本禮儀都沒能學明白。
那些有學識計程車族們根本瞧不上他這種出身低賤的人。
而百姓們連衣食無憂都做不到,又如何有時間去讀書識字,如何有能力想著治理國家的大事?
自己確實有些太想當然了。
“若良人能做到令治下百姓衣食無憂,那時才是正確的時間去思考如何做到天下大同……”
蔡琰並不想太過於打擊張燕,哄小孩似的輕輕拍著張燕的後背道:
“良人要腳踏實地,先滿足常山國和河東郡那些願意和良人同行的百姓們的溫飽問題,然後再循序漸進,妾身相信良人一定會達成理想的……”
蔡琰忽的從後面抱住了張燕,揉著張燕的胸口又道:“妾身只是將自己所知曉的一切告與良人,但無論良人怎麼做,妾身都必將支援良人。”
張燕親了親蔡琰的手腕,回頭將點燃的燈火吹滅。
“琰兒,天色已晚,該入睡了,明日便要啟程帶三十多萬百姓。”張燕將地上的被子鋪平,一邊柔和的說道。
蔡琰乖巧的躺倒了一旁的被子上,靜靜的看著張燕合上雙眼。
她不知道哪裡來的膽子,只深吸一口氣,便起身又躺倒了張燕身旁。
“良、良人……”蔡琰羞窘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