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諶見袁紹準備直接進攻上艾,開口勸說道:“明公一路自上黨攻到上艾,軍中人馬皆疲,若是再強行進攻上艾,則會損失慘重。”
“正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明公可遣在下前去上艾遊說,黑山賊見我軍勢眾,必然望風而降!”
袁紹端坐于軍帳之中,伸手反駁道:
“此言差矣,我今日征伐這黑山賊,就是為了剿滅他們,將幷州此害除去!”
荀諶聞言反駁道:“明公可知那張燕擁兵同樣有數萬,更是有著數千重騎,當日崔鉅業將軍攻打故安之時,便是因為有張燕來援才因而大敗的!”
“明公此戰雖然可勝,但賊人生性彪悍,硬拼對我軍極為不利!”
袁紹見荀諶據理力爭,心中想著這些個名士怎麼腦袋裡都想著跟自己唱反調,又開口道:
“友若可知這黑山賊反覆無常,即便因為畏懼我軍而獻城投降,待我帶領大軍撤出上黨之時,還是會再叛變於我的!”
荀諶不解道:“那明公便可將那張燕調離上艾,也可索要人質……”
袁紹見荀諶還在勸說自己,不耐道:“好了,友若無需再提此事,我意已決!”
荀諶聞言啞然,站在原地愣了一會後便退了下去。
見荀諶訕訕退下,袁紹便不再理會,反而看向了逢紀問道:
“元圖,依你之見,我軍該如何破敵?”
逢紀身為軍事統帥,心中早已有了對策,趕忙上前道:
“回明公,現如今賊人盤踞在上艾之中,而上艾坐落於群山之中,易守難攻,我軍補給線又極其之長,故而不可與敵軍打持久戰……”
“而在下又透過詢問附近山民所知,距離此地之南百里處,有一小城名為沾縣,而沾縣附近有清漳水可供大軍飲水釣魚,更是可以在此種地打魚以充軍糧……”
“因此,以在下之見,如今應當先帶領軍隊南下,將沾縣及南部小縣閼與聚盡數佔據,隨即再與敵長期備戰,最長不過十月即可將賊人攻破!”
“諸位如何看待元圖之見?”袁紹聽著逢紀給的提議,心中並不滿意,又詢問其他謀士道。
一旁的沮授聞言,快步上前反對道:“明公,若是依逢將軍所言,我軍必然受敵掣肘,極難獲勝!”
“明公應當知道我軍常年與公孫瓚作戰,早就疲憊不堪,現在明公征伐黑山賊,將士們心中已然不耐,故而速戰方為我軍上策!”
“以在下之見,明公應當在沾縣附近僅設立糧倉與補給點,趁勢急攻上艾,賊人不過山野莽夫爾,可我軍皆是百戰之師,此法可在兩月內將上艾攻佔!”
見袁紹臉色稍緩,身為沮授同郡的田豐趕忙站出來馳援沮授:
“明公,在下以為沮將軍所言甚是,明公可再於沾縣等地派遣萬餘精兵鎮守,謹防賊人前來襲擊我糧草,則賊人必破!”
袁紹滿意的點點頭,起身開口道:“沮將軍、田將軍所言不錯,既然如此,那便由二位將軍親自指揮此事吧!”
“屬下領命!”沮授田豐拱手道,隨即退出營帳之外。
逢紀知道自己此番在爭奪軍權一事落了下風,自己一荊州南陽人,在這一堆豫州派和冀州派的鬥爭下本就舉步維艱。
這會還因為計策不夠激進而丟了指揮權,他暗暗咬了咬牙,對著袁紹拱了拱手才緩緩離去。
荀諶則是憂慮的看了一眼袁紹,袁紹賬下能臣雖多,但派系林立,並不團結,如此之下,在未來某日,這矛盾必然會爆發,從而將袁紹拉入萬劫不復之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