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帝國從負債十億開始

第11章 你敢直播倒立吃翔嗎?

半個小時過去...

一封電子郵件發到了劉虎的電子郵箱裡,不得不說灰色產業鏈的效率非常之高。

他們憑藉前身在微博上留下的資訊就查到曹莽的資料。

“曹莽,今年24歲,麻省理工結業,深藍光學廠的太子爺。”劉虎看著郵件裡的內容呢喃道。

隨後他又到企查查上查了一下深藍光學廠的資訊。

“四個月前成為深藍光學廠的獨資股東兼法人?”劉虎嘴角一歪露出詭異的笑容。

劉虎拿起桌子上的釘子手機,給他在深市一個哥們打電話。

“陳哥,福田區的深藍光學廠你知道嗎?”

“知道啊,他們是做攝像頭代工的。”

“他們的規模怎麼樣?”

“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也就一兩個億的規模吧。”

“他們的研發實力如何?”

劉虎秉著小心無大錯的原則,詢問一下深藍的研發能力,哪怕是代工廠他不敢輕易小覷。

你看看人家富土康,富土康是代工廠不錯,可是人家研發實力一點都不差,手上掌握著很多重要專利。

“一兩個億的廠子能有什麼研發實力,要是有研發實力就不用給人代工了。”

“謝了。”

劉虎得知答案後便結束通話電話。

“看來這個小子想看著網路闖出點名堂來給工廠拉生意啊。”劉虎歪嘴一笑道。

劉虎開啟了他的微博,思量過後開始填寫內容。

“這兩天又不少網友@我,讓我看看某博主釋出的資訊,沒錯就是@狂莽人生髮布的資訊。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博主。

這個博主在微博上釋出了一個黑科技產品。

液體鏡頭。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液體鏡頭,我在這裡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東西。

早在2000年左右,“液態鏡頭”的概念就被提及,主要是由於天文望遠鏡的造價和維護費用過高,導致天文望遠鏡無法得到普及,而天文學家又相對過多,如何普及天文望遠鏡,成為急需結局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物理學家烏德在大容器裡旋轉水銀,得到一個理想的拋物面,由於水銀能很好地反射光線,所以能起反射鏡的作用。

在2000年左右,這種液體鏡面的技術被成功應用於天文望遠鏡,而且降低了望遠鏡的製造成本。

由於在天文望遠鏡上的成功應用,液體鏡頭技術得到人們的關注。

但是...

到目前為止液體鏡頭還沒有應用在攝像產品上面。

從液體攝像頭誕生至今已經十四年了,為什麼到現在都還沒有一個產品上市?

因為它的研發成本太高?

對於資本來說有利可圖的東西就值得研究,因為錢從來不是阻礙科技發展的攔路石。

資本只看有沒有利益可圖。

既然錢不是問題。

為什麼到現在都還沒有廠家將它研發出來,可見液態攝像頭的研發難度有多高。

索尼、蔡司、萊卡、尼康、佳能,這些大廠在光學領域已經深耕多年。

他們都沒能把液態鏡頭給研發出來,一個博主聲稱已經將液態鏡頭研發出來。

你們覺得這個博主可信嗎?

虎哥根據一些特殊渠道瞭解到了這個博主的資訊。

深市某藍光學廠太子爺,麻省理工的結業生,剛剛從燈塔國回來沒多久,4月份從家裡接手光學廠。

咳咳。

大家別看它的名字叫光學廠,實際上就是個代工廠,專門給人做攝像頭代工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