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興演技不錯,你給孫梨好好講講。”
甄興暗暗叫苦,導演還在旁邊了,對方都講不通,他過去能有什麼用,他的演技還是靠了外掛的醍醐灌頂,給人講戲他還真不懂。
不過常季紅和丁嘿都發話了,他也只能硬著頭皮走了過來。
“麻煩你了阿興。”
“沒事莉姐,不過我自己走的都是野路子,不怎麼會說,要不然我給你按照我對安心的理解演一遍吧。”
演戲其實是一個很內在的東西,教學只是一方面,主要還是得靠自己琢磨。
這也分成了表現派、體驗派和方法派。
其中表現派是在理解角色靈魂的基礎上,透過外在表現形式突顯人物個性,包括是聲音和肉體,道具,特定的表情,標籤式的動作等等凸出人物的形象。
體驗派認為演員應該在舞臺上想人物所想,思人物所思,努力去進入人物,然後表現出人物的情感。
就像《色戒》中的湯微,《無間道》中的梁朝維,都是走的體驗派。
而方法派則認為,重要的是演員在舞臺上真正的去想,情感是透過觸發自身經歷而爆發出來的,而不是努力的讓自己的思想與角色保持一致。
就像吳秀博在拍《趙氏孤兒》摔孩子那場戲,他是努力讓自己進入到程嬰角色裡去,感受自己就是程嬰,摔得好像真的是自己的孩子,悲從中來。
不過方法派是體驗派的延續和補充,其核心思想還是體驗派的核心。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之後又多出來一種方法,就是明星演戲法,吹鼻子瞪眼,實在不行就摳圖,完完全全就是照騙。
甄興自己演戲,其實表現派和方法派都有一些,把自己經歷過看到過的人和物,借鑑過來。
然後在外掛的加持下,去理解角色,然後把這種情緒代入到角色,再去表達出來。
讓他教孫梨,除非給孫梨也安個外掛。
甄興按照他的理解,然後把安心剛才遇到小混混,到毛傑的英雄救美,最後安心打敗小混混,反過來救了毛傑,演繹了一遍。
“好,演得好,我要的就是這個樣子,孫梨,你這回明白了嗎?你要表現出那種氣勢。”
孫梨似懂非懂,不過好像是看明白了一些,不過想要表達出來,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就像做數學大題,老師一講明白了,換個題型,學生瞬間蒙了,其實用的公式一樣,只不過學生沒學到它的真正邏輯。
“咔,阿興,你再給孫梨演繹一遍。”
“好的導兒。”
說實話,能教未來的視後演戲,他的心中還是美滋滋的。
“第1場第1境第9次。”
“Action”
安心:“怎麼樣?”
毛傑:“小心。”
安心三拳兩腳把衝上來的小混混打倒在地,然後跑到毛傑身邊。
“走。”
扶起他跑了出去。
“咔,過了。”
隨著丁嘿這聲過,孫梨明顯鬆了一口氣,就連劇組也活躍了一些,畢竟導演一直繃著臉,其他工作人員也不敢嘻嘻哈哈,萬一運氣不好被罵一頓都是輕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