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船返港時間是一月中旬,這時候利劍漁業最後一波船隊都回港了,各大廠子也放了年假。
這天,全體股東陪同著船廠的人,一起去了海上接管公司的第一條基地船。
大家心情都有點激動,基地船代表了不僅是利益,還是公司在整個行當的地位,就連國營漁業公司都要被壓一頭。
出了萬山,就能遠遠的看到一箇中型船隻停在海面等待,在廣州這個地界,不是萬噸巨輪根本不算大型船隻。
等慢慢湊近了,藍白相間的一艘類似客輪的大船停在海面。
前後都有吊桅,支援兩面上貨,不過這邊只定了三噸的小型吊桅,太大的用不上還佔據空間。
兩個吊桅旁邊是空地,轉運魚獲的場地,此時島國送船的人已經在這裡等待了。
上面是兩層甲板,二層是吃飯和休息的地方,頂層有露天甲板,是儲存淡水、洗澡的地方,也可以晾曬衣物。
不過正常情況下,只有不太顛簸的時候才可以上頂層,不然風浪一起人很容易掉下去。
一層的一部分是機器機房和船長、甲板長這些管理的辦公室,主要貨倉就在甲板下面以及一層部份區域。
不過這艘船沒有設計活水倉,最大的空間設計都給了冷凍間,以求攜帶更多的魚獲。
等眾人上了船,黎大海和山本一起去感謝了送船的人,然後才開始參觀基地船。
一層的兩個空地都有操作檯,等後續裝置入場就可以簡單的處理魚獲。
船上還鋪設了四條滑軌,魚獲放入滑軌的車斗裡面可以直接轉運到任何一個冷凍倉。
等他進入冷凍倉,甲板以下的空間就更大了,六個冷凍艙加起來四千八百立方的空間。
“厲害,這六個冷凍倉的儲存能力起碼是47米船的三倍以上,空間設計很合理。”
黎大海可是帶著上輩子的記憶回來的,雖然畫了草圖,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此時島國造船業的發達。
不管是做工細節還是空間利用,目測都比船廠高了不止一星半截。
“一分錢一分貨,我們國家造船一直是最厲害的。”山本驕傲的說道。
6500萬,在國內都能買兩三萬噸排水的巨輪了,換到島國只能買一個實載不到五千噸的船,這就是差距。
黎大海也沒有反駁,到了後世,全產業鏈的中國爆發出來的工業實力,會讓島國認清什麼是第一造船強國。
“老廖,你們是直接在海上啟動試水嗎?”
“嗯,先把所有機器用一遍,確認沒事之後就能簽收。”廖教授這次過來也有著幫利劍漁業驗收的任務。
不過嘛,他也巴不得多研究研究,順帶幫個忙而已。
“動力裝置和超低溫機組多檢查幾遍,這是重點。”
“放心,肯定幫你們好好檢查。”
山本和船廠的人也沒有多說什麼,這艘船的驗收期起碼要半個月時間,驗收後才會簽字轉賬。
島國那邊的人也不怕技術洩露,造船業最重要的就是動力設計和基礎材料,這兩樣沒突破想偷學也學不到重點。
“黎教授,因為基地船草圖是您畫的,所以這艘船的設計圖紙也有您的名字,目前已經在《船舶和海上結構物》以及《國際造船進展》等等期刊上面釋出,冒昧之處希望您能諒解。”島國的隨行人員很恭敬的看向黎大海。
“呵呵,用就用了,我也只是畫個草圖而已。”
他不諒解又能怎麼樣?真把人家的客氣當害怕啊,現在的島國在海上也是風光的很哦。
島國船廠那邊也是瞭解到黎大海是國內的社科教授,才會加上名字的,不然一個普通船老大畫出什麼都不會有人當回事。
這兩個期刊都是很專業的船舶期刊,要是在國內評教授職級的話還是有用的,不過他不需要而已。
“那我們就先走了,你們兩方對接一下。”
該看的都看了,黎大海他們就沒必要繼續呆在船上,留下島國的隨行人員和船廠這邊一起試船,把基地船的一些裝置使用交接一下。
就像船長室的水下暗礁探測預警、氣象儀等等新型裝置都要教好了才行,這些需要有專業的知識才能理解。
氣象儀又不是天氣預報,需要分析雲層和風向、空氣溼度等等一系列資料,才能簡單判斷接下來的天氣。
水下暗礁探測也不是電影裡的那種轉盤型雷達,而是更復雜的雷達畫面,對船長的要求很高的。
現在只能讓船廠的高材生先學習擔任,就連輪機長和二管都是船廠的人,他們上船需要幫利劍漁業培養後備人才。
不管是老七還是符總他們,文化水平不夠,擔任基地船的船長大家也不會放心,所以另外聘請了幾個輪值船長,先跟著船廠的人學習。
而甲板長則是老七和潮州佬以及符總他們輪流擔任,負責船隊的具體執行事宜。
大船需要一個健全的職級體系去維護,不然執行起來很是艱難的,黎大海仔細考慮了之後才定下了這種模式。
就算讓他來開船,沒有半年的學習也開不了,除非是後世的那種半智慧化船還差不多,現在的這種全手動操作簡直就是要人命。
從海上回來,大家一起去了第一樓吃飯,算是慶賀基地船到港。
“老程,搞幾個澳龍和帝王蟹,晚上喝兩杯。”
“我這就讓人去取,哈哈,基地船總算是到港了。”程逐鹿雖然在公司的股份低,但是他的收益比大股東都不少的。
七家酒樓現在的營業額每天都是金山銀海往家搬,只要海鮮夠靚就是賺不完的錢。
澳洲的黑金鮑、澳龍、帝王鮭以及北方的帝王蟹、大連鮑和冷水海參等等,都是他店裡的特產,光是檔次已經甩了同行無數條街了。
隨著89年的到來,廣州的繁華程度讓人瞠目結舌,全國的目光聚集地可不是開玩笑的。
只要是節假日,他的七家酒店光是訂包廂都能賣人情。
酒桌上,拆好的帝王蟹擺在盤子裡,用蒜蓉蒸好以後味道更是鮮美無比。
“符總、辛總,多吃點帝王鮭刺身,這可是極品,貴的離譜,我一個月都拿不到多少條的。”
“放心,今晚肯定剩不下的。”潮州佬兩眼放光的說道。
帝王鮭魚是在紐西蘭海域生長的,那裡的水域寒冷,寄生蟲比較少不說,整體口感也會更飽滿,味道鮮美,潮州佬吃過刺身之後就愛上了這種魚。
因為黎家兄弟不吃刺身和生醃,每次的帝王鮭額度都是讓給其他人挑貨。
“明年基地船出海,多搞點帝王鮭就好了,三文魚和帝王鮭根本沒法比。”
“帝王鮭也是三文魚的一種,不過人家是帝王嘛,哈哈。”老七賣弄了一下自己和大哥學習到的知識。
“肉很像,但是味道還是有差距的,除非是純正的野生海水三文魚。”
“三文魚還有淡水的?”
“有哇,還有虹鱒等等,都有淡水的,這種淡水魚吃刺身有一定的風險,你開酒樓一定要注意些。”黎大海誠心的說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