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大海慢慢踱著步伐,往家裡溜達。雖然現在是三十五歲的壯漢,但是一些老年人的習慣還是有一點兒,不過心態倒是蠻年輕的。
小十六剛準備去村裡叫大哥,就看到黎大海進了院子。
“大哥,吃飯了,你要不要喝酒?”
“不喝了,我去問了,明天台風過去了,應該有太陽能出海。”
“我給你盛飯。”
一家人坐在院子裡大口劃拉著飯菜,旁邊裝飯的大木桶到人大腿,還有一大鐵盆綠菜蛋湯。竹筐上面也有兩個大鐵盆,一個裝著蒸魚乾,一個裝著一大盆韭菜。中間架著一口鐵鍋,鍋裡在咕嘟著雜魚,雖然沒有豬肉,但是油水都挺足的。
吃完飯,黎大海就讓他們忙活排鉤,自己去海灣收早上的地籠。
現在是漲潮期間,還要劃木船去起網。等潮水下去的時候,下水走幾步就能拉上來。
小海灣兩面環山,對著大海的方向是礁石堆,算是半個圍礁,這是黎大海帶著弟兄們長年圍起來的,對著山坡的地方留著一個大口子,可以讓船在臺風期間停在小碼頭,算是避風港。
早上就放了5排地籠,一個人收還是費勁,就把老五叫過來一起幹。
“今天這這麼多劍蝦啊,操。”老五驚喜起來,吃力的拉著地籠。
劍蝦個頭都挺大,能賣八九毛一斤呢,小一點的就值四五毛錢。兩排網搞了二十多斤了,平均下來單獨一個網一斤多收穫。
“別看蝦了,明天全部當餌料掛排鉤。颱風好幾天,近海大貨肯定多,下點本錢幹他一次。”
“大哥,小管也掛排鉤?”
“掛,颱風能捲起深海貨到海邊,劍蝦之類的釣大魚還行,深海貨就要靠小管了。”
“對蝦都拿去賣了不,這邊還有不少小的石九公。”
“石九公留著晚上燉一鍋吃了,現在還不如劍蝦值錢呢,對蝦先收起來看看有多少。”
第三排網拉起來,第一支網搞了三隻青蟹,碼頭那邊3塊錢一斤,也就是季節不對,不咋肥,後面又開始劍蝦和石九公了。
“艹,石九公真貪吃,地籠都能掛這麼多”老五看了下後續的地籠。
這破魚一般礁石區比較多,估計是被圍礁吸引的。
一直起完了五排,兩人休息了好一會兒又把網下了回去。沒有颱風地籠基本天天都要放海灣裡面,還能充當集漁器使小海灣的魚越來越多。然後才搖著櫓往小碼頭劃去。
船上老五已經把貨分揀的差不多了,總共搞了60多斤劍蝦,個頭還挺大的。兩斤對蝦,一斤半的青蟹5個,一斤半以下的三個。石九公十來斤,這魚貪吃,是進地籠找吃的才被抓了。
最後一排還上了一條小貓鯊,黎大海嫌棄小直接扔了。這個年代不缺魚獲,一般漁民碰到小魚都扔回去,除非長不大的雜魚之類的才帶回去吃。
上岸之後趕緊把魚蝦倒進小碼頭旁邊的網箱,一排綁著五個箱籠沉在水裡,劍蝦單獨放進一個,剩下的跳跳魚之類的都扔進雜魚的網箱。石九公就沒有賣了,對蝦和青蟹讓老五拿去找阿德,還能賣幾十塊。海鮮現在是一年一個價,剛開放的時候,一毛錢一斤的石九公都能賣五六毛。對蝦原來才兩毛一斤,現在都三塊五一斤了。
偶爾遇到大貨,只要體重上去了都值錢,畢竟海鮮吃的就是大。
時間已經下午三點了,收個地籠也費時間,還要分揀,沖洗船艙。海船每次上岸都要衝洗一遍,不然用不了多久就腐蝕的破破爛爛。
又去院子裡看了下掛排鉤的進度,也就幹了一半多。
“老二,明天大船帶700鉤,小船帶300鉤,餌料準備好了。你們綁好就把竹筐搬到船上。天黑之前把劍蝦小管都分好網箱放大船邊上掛著,小木船掛雜魚和魚段就行。”鐵皮機關船能去近海,小木船隻能沿著海岸線放,大魚少,餌料就要差一點。
接著黎大海又去房間拿了一本小人書,才施施然往村口走去
一路上遇到不少在門口修補網具的老人婦女,難得沒有太陽,村裡男人基本都在小賣部打牌看牌。
打了好幾次招呼,黎大海嫌麻煩走小路。好些時候才走到村口後面一戶人家,敲了敲門。
“誰啊,來了來了。”
“小汪,是我。”
門開了,女人趕緊出來左右看了下,才把黎大海迎了進去。
“你要死啦,大白天過來,還要不要臉了。”剛把人拽進來,就在黎大海胸口錘了兩下。自己好歹是個小學老師,但是閒話多了工作也沒法幹了。
“放心,沒人敢說我閒話的。”黎大海呵呵一笑。
捉住女人的手,一把拉進懷裡,直接把人抵在門板上吻了起來,手也不安分的滑了進去。
“別,別在這兒。丫頭還沒睡,先把她哄睡著”女人頓時求饒,這個大自己十來歲的男人手上彷彿有一股魔力,一碰到就渾身無力,任他折騰了。
“等會兒我去哄。”說完一路從脖子吻著,不一會兒女人已經無力的癱在黎大海懷裡,隨他折騰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