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女穿越事件簿

第375章 貓爐

秦朗等人簡單吃了早餐,彼時天氣如同播報一樣惡劣,於是秦朗向前臺租了一間電影投影房,打算連線電腦,大家一起做案件研究分析。

前臺見這一行幾個人都好像精神不佳,苦大仇深的,給他們選了一個名叫“貓爐”的房間,眾人沒多想,取了密碼便出發。

秦朗推開門,就看見三隻大貓盤踞在投影幕布前,奶牛貓囂張地舔爪,三花貓優雅端坐,橘貓睡得肚皮翻天。秦朗愣在了原地,後面的李季問道:“怎麼了,秦隊。”

秦朗往房間裡走,讓後面的人進來,大家都愣住了,原來貓爐的房間名是對應現實情況的。

窗外暴雨如注,密集的雨點砸在玻璃上發出沉悶的轟鳴,偶爾夾雜著遠處模糊的雷聲。

秦朗除錯好裝置後,房間中央的投影儀在牆壁上投出人物關係圖,盛天林在最中間,旁邊是洛世豪,再周圍就是已知的案涉人物,光線在昏暗的房間裡搖曳。

安家瑗認真地在筆記本上做著記錄,王冠英煩躁地抓了把頭髮,李季則盯著螢幕,眉頭擰成疙瘩。

秦朗用紅外線鐳射筆對準盛天林的眉心:“我有種預感,盛天林和洛世豪現在在霧零港,在我們眼皮底下,把交易完成了。”

“可是這種天氣,船根本靠不了岸啊?”李季疑惑道。

秦朗操作投影,切換到一個網頁,上面是霧零港海底隧道的介紹:

“願景集團打造‘霧零港海底隧道’:世界級工程突破惡劣天氣封鎖

2024年12月28日|霧零港新聞網

在風暴頻發的霧零港,一條橫跨海灣的“深海生命線”——霧零港海底隧道正式成為城市交通核心。該工程由願景集團斥資打造,全長123公里,平均深度30米,最深處達70米,採用全封閉式複合襯砌結構設計,抗震性與抗壓性遠超國際標準。隧道內列車時速可達250公里,將原本繞行10小時的跨海灣行程縮短至40分鐘,徹底改寫霧零港的交通格局。

建造背景:天塹變通途的世紀工程

霧零港因地處風暴帶,常年受颱風、冰雹及巨浪侵襲,傳統輪渡和跨海大橋屢屢停運。願景集團借鑑渤海灣K大海底隧道方案,創新採用“深埋全隧道”技術:隧道主體由高強度鋼殼混凝土管節拼接而成,最深埋入海床70米,規避了海面氣象威脅。施工期間,團隊更攻克海底斷層、強對流天氣等難題,甚至在雷暴中完成關鍵管節沉放。

現狀:全天候執行的“風暴免疫”系統

-氣象防禦:隧道配備智慧感應屏障,可抵禦12級颱風與50年一遇海嘯。當海面能見度歸零時,隧道內列車與潛艇仍可以200公里/小時穩定通行。

-應急創新:今年1月,霧零港遭遇百年冰暴,輪渡全面停航。願景集團啟動潛艇接駁預案,6艘抗壓潛艇成功護送287名滯留旅客經隧道豎井轉移(詳見[冰暴中的深海突圍——霧零港潛艇救援紀實]http://******com/tunnel-submarine-rescue)。

**相關連結**

-[K大海底隧道技術白皮書(願景集團合作專案)](https://******.com.cn/?bid=16750\u0026s=thread\u0026tid=35260)

-[極端天氣下海底隧道施工突破:通道E12管節安裝實錄](http://******.com.cn/tech/2021-09-15/doc-iktzscyx4360182.shtml)

(編輯:霧零港新聞組|資料支援:願景工程研究院)”

“就是說這個隧道在這種惡劣天氣依然能夠用?”安家瑗抓住了重點。

秦朗點點頭:“而且惡劣天氣和海面上的虛假交易,反而可能是最好的煙幕彈,混淆我們的視線。”

大家沉默著,思考著這種可怕的可能性。如果毒-品已經上岸,下一步就會開始分銷,如果沒有線索,可能會有大批次的毒-品四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