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仔細地想了想,李弘再怎麼發牢騷,現在還真不能換太子。
相較於李弘這個太子,大體上李治還是滿意的,李賢不是嫡長子,如果因為醉話廢掉太子,只怕朝中會再生波瀾。
更何況,李弘所說的話都是實情。
就算廢掉李弘,換誰做太子?
肯定是李賢。
可問題是,李賢原本是合適的,可是他得罪了天下門閥,成為門閥之公敵!
李治想了想,最終還是嚥下了這口氣。
李弘暫時不處理,不是放過他,而是廢物利用,榨乾李弘最後的價值,李治準備讓李弘負責稅改,把姜恪留下來,畢竟培養一個宰相不容易,姜恪一直以來,用著也順手……
……
雍王府門前,李賢坐在馬車上,馬車對面則是楊盈秀和李令月。
李賢苦笑道:“你現在有了身子,就在長安歇著吧!”
“我生過孩子,沒什麼大不了的!”
楊盈秀不以為然地笑道:“再說了,現在才不到兩個月,沒有什麼影響,我現在能吃能睡!”
楊盈秀其實更想去洛陽看看,賀蘭琬再怎麼說也是她的兒子,這個兒子也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
李令月則非常興奮,畢竟平時她在長安,也需要每天返回皇宮,武則天可不允許她住在雍王府,也不允許她在外面留宿。
馬車正準備離開,葉紅衣騎著駿馬,帶著一名禁衛,來到雍王府門前。
“拜見大王!”
李賢道:“紅衣姐姐,何必如此客氣!”
葉紅衣壓低聲音道:“傳皇后口諭!”
李賢和李令月急忙嚴肅起來。
“六郎,令月,你們倆給我安分點,不準惹是生非!”
李賢躬身道:“臣遵旨!”
葉紅衣湊到李賢耳邊,將李弘在東宮之內所發的牢騷告訴李賢。
李賢表面上不動聲色,內心裡則掀起驚濤駭浪。
歷史上,李弘是在四年多以後,上元二年(675年)四月在合璧宮綺雲殿猝然離世,年僅二十四歲。《新唐書》和《唐會要》記載了李弘可能被武則天鴆殺的傳言。
李賢也不知道這事是真是假,可是李弘居然酒後胡言亂語,這豈不是自找麻煩?
李賢都知道他身邊肯定有李治的人,也有武則天的人,所以處處小心,透過葉紅衣稟告他這件事,也可以判斷,武則天肯定知道了李弘發牢騷。
李治只怕是也知道了,這麼說,李治與李弘的關係,只怕不像歷史書上記載的那樣和睦。
李賢心中感嘆:“只怕自己還是要被逼著當太子……”
李賢暗暗乞討:“太子哥哥,你長點心吧,多堅持幾年,我胳膊太小,還需要時間,萎縮發育!”
李賢道:“多謝!”
葉紅衣襬擺手道:“洛陽那邊娘娘已經安排好了!”
李賢點點頭,開始啟程。
李賢前往洛陽有兩件事目的,一則是掩飾柳月兒對雍王府密室改造,第二件事,則是前往洛陽,去把自己的前任修撰,也是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跟拉回來。
如果不管王勃,王勃就會像歷史上一樣,現在還在洛陽白馬寺,隨後就會被貶到蜀地,在明年回來的時候,遇過返回長安參加科選。他的朋友凌季友當時為虢州司法,說虢州藥物豐富,而他知醫識藥草,便為他在虢州謀得一個參軍之職。就在他任虢州參軍期間,有個叫曹達的官奴犯罪,他將罪犯藏匿起來,後來又怕走漏風聲,便殺死曹達以了其事,結果因此而犯了死罪。
王勃這次犯法,不僅僅毀了自己的仕途,還連累了他的父親,他的父親王福畤從雍州司功參軍,被貶到為交趾縣令。從而讓王勃客死異鄉。
其實王勃父子,都曾經是李賢的下屬,王福畤這個雍州司功參軍,也是李賢的屬下之一,接下來,李賢就要前往阿爾泰,他準備帶著王勃,讓王勃這個才子,到了邊塞,也能留下幾首邊塞詩。
最後一個目的就是為了看看洛陽,看看另外一個名人,那就是擔任洛州司馬的狄仁傑。
馬車離開長安城,寒風呼嘯,李令月坐在馬車上,非常激動:“六兄,這馬車太好了!”
“喜歡的話,我送你一輛馬車!”
“真的?”
李令月道:“不許騙人!”
“必須的!”
李賢爽朗的笑了起來,對於洛陽之行,他是充滿了期待。
PS:想不到吧,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