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儉的女兒楊氏,在弘農楊氏裡出類拔萃的。
世族門閥世代聯姻,娶的並不是一個漂亮的女人,事實上,他們還代表著娶到一個可以管理家族企業的高素質人才。
楊氏有管理商號的本事,李賢並不奇怪,只是一時沒有想起來。
李賢淡淡地道:“你好好的過日子不就行了嗎?”
楊氏酸溜溜地道:“我想活著,不想當成累贅!”
李賢道:“沒有人把你當成累贅,你想多了!”
“現在你還沒有娶王妃,以後就說不準了!”
楊氏淡淡地道:“無論將來誰成為你的王妃,她肯定不會樂意家裡有個我,所以,我還是要早做準備,只要我還有用,將來的王妃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楊氏這兩年內,簡直就像是坐過山車,她被選為太子妃的時候,舉族都把她當成掌上明珠,可被賀蘭敏之玷汙了清白之身,楊氏眾人則幸災樂禍者有,恨其不爭,哀其不幸的也有,想要殺死賀蘭敏之的人也不在少數。
楊氏恨賀蘭敏之,也更恨將她推向火坑的榮國夫人楊榮。
楊氏受武則天的影響很大,可以說,她的某些性子其實是武則天的影子,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
隨著武則天年齡大了,李治其實對武則天的愛也淡了,自從李令月出生以後,武則天就沒有再懷孕,可問題是,李治離不開武則天,因為武則天可以給李治解決大部分朝政問題,就算政事堂七相都沒了,只要武則天在,大唐的朝廷還可以平穩運轉。
李賢並沒有輕易相信楊氏,哪怕明明知道楊氏說得對,她確實是一個有能力的人。
李賢想了想道:“我做的這樁生意,跟眼下的戰事有關。”
當然,李賢說得是半真半假。
從大唐立國,至現在為止的五十三年時間裡,唐朝可以說無年不戰,但是,頻繁的戰爭,非但沒有打空大唐的國庫,反而讓大唐越打越強。大唐府兵出征,戰場繳獲的物資也好,財貨也好,七成上繳國庫,三成歸士兵個人所有。
楊氏恍然大悟道:“這次薛仁貴率領十數萬大軍出征,肯定斬獲不少,我建議六郎,馬上製作一批信物!”
“信物?”
李賢疑惑地問道:“什麼信物?”
楊氏想了想道:“戰場繳獲,以牛、馬、羊、金銀首飾居多,大王可以命人打造一批信物,這些信物可以直接兌換馬、牛、羊等物,派人到吐谷渾與將士們交易,用信物換回將士們的繳獲的牛羊或金銀首飾,等大軍還師回師,在長安再與他們兌換相應的物資。以雍王和皇后信用作為背書,此舉應該可以得到將士們的信任!”
李賢一臉驚訝地望著楊氏,沒有想到楊氏的腦子轉得這麼快。
現在做生意難度最大的就是交易不方便,舉一個例子,購買一頭牛,一般需要八千至一萬兩千錢不等,就算取一箇中間數一萬錢,每枚銅錢重四點五克,這就是四十五千克九十斤。
如果買一百頭牛,就是四點五噸,以現在大唐過載馬車兩千斤左右的運載能力,也需要至少五輛馬車。
楊氏的這個方法就是省去運輸銅錢的費用,在楊氏的計劃中,她準備採取異地支付的方式,利用雍王府、武皇后、弘農楊氏三家信用做背書,同時來完成這個生意。
她詳細地向李賢解釋她的計劃,當然,楊氏的計劃非常好,可問題是,李賢要的並不是賺這筆錢,而是儘快給薛仁貴送一批輜重。
大非川之敗,對於大唐的影響還是巨大的,吐蕃會利用這次勝利,威逼大唐和親,雖然武則天不捨得女兒,讓李令月出家為道,道號太平。
可問題是,大唐肯定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唐都非常被動,因為高句麗那邊發動了叛亂,平定這場叛亂,前後歷時四年。
不過,楊氏的計劃並非全非沒有用,在李賢計劃中,他是帶著錢前往蘭州,從蘭州採購物資,再前往大非川,中間可以節省一千三四百里的路程。
只不過,想要把五萬多貫錢運到蘭州,這也是一件繁重的工作,李賢不得招募這麼多人手。
李賢現在可以採取楊氏的計策,直接前往蘭州,在蘭州與西域胡商交易。
“表姐,你的要求,我同意了!”
李賢笑道:“你現在就是集雲社大掌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