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母,武則天

第5章 母子隔空合作

“好一個乃為國事!”

李治怒極笑道:“李賢,你是為國無暇謀身吶,看起來,朕今日若是不重重賞賜於你,我大唐的國事,就要敗壞了?”

“食君之祿,為君分憂,責無旁貸!”

李賢躬身道:“兒臣,不敢當陛下之賞!”

殿上官員紛紛相互對視,甚至有交頭接耳者。

在場的大臣,是臨時邀請參加這次非常朝朝會,級別最次者也是正四品以上的官員,他們的訊息非常靈通,也知道了發生在芙蓉園裡的兇殺案。

這一場沒有例外的兇殺案,皇帝的親生兒子,殺了皇帝的親外甥,這叫什麼事?

讓他們過來參加這次朝會,本來就是讓他們陪太子讀書,應付一下而已。

可是,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李賢居然是如此表現。

如果李賢是老謀深算的大臣,有這個心機和城府,並不意外,可問題是,李賢才十五歲,平時雖然號稱聰慧,也不過是皇帝自誇而已,並沒有人當真。

這其實並不是李賢原本的計劃,他的計劃其實跟李弘想象得差不多,借用楊蓉毆打,想用苦肉計,來一招瞞天過海。

可李賢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李治居然如此虛偽,他不想讓人說自己護犢子,罔顧國法,而邀請一群心腹大臣,演這一齣戲。

但是,李賢並沒有按照李治劇本往下演,他選擇了自己的劇本。

作為瀚鋼集團的辦公室副主任,他這個職務雖然不高,卻因為靠近領導,非常熟悉領導的心思。

李治雖然是一個皇帝,首先他也是一個父親。

在一個父親面前,可以裝慫,耍賴皮,抱著大腿,嗷嗷哭都沒有問題,可是在朝臣面前,在外人面前,那就要表現出自己的成熟與穩重。

所以,李賢的劇本就換了。

他把殺賀蘭敏之,上升到了職責所在。

李賢是李治的親生兒子,剛剛出生的時候,就被岐州刺史,加封雍州牧、幽州都督,後來成為揚州大都督,雍州牧,左衛大將軍。

因為這些官職職權太大,不能輕易授予人臣。大都督要配上代表天子威權的黃鉞以節制持節將軍等高階將領,像李賢的揚州大都督。

唐朝最重要的錢糧來源之地,揚州緊鄰長江和大運河,向中原轉運錢糧非常方便,而且一旦南方有事,朝廷大軍能從揚州很快渡江,在揚州置大都督就順理成章了。揚州當時是淮南道的治所,江南最繁華的城市之一,號稱“揚一益二”,其經濟地位相當於如今的上海。

這個大都督如果實授,很容易形成藩鎮割據,尾大不掉,於是,通常情況下,揚州大都督以皇子擔任,持白旌黃鉞,權柄非常大。

白旌黃鉞代表天子,雖然只是節制軍事將領,討伐不臣,只要有亂臣賊子,可以不經請示,先斬後奏。

李賢的這個權力,可能是李賢本尊沒有意識到,但是瀚鋼集團機關辦公室的李副主任卻非常清楚。

李治盯著李賢,臉上的怒容更盛,事實上他心裡卻早已欣喜若狂,他在聽到李賢斬殺賀蘭敏之的時候,也非常生氣。

正如武則天所說的那樣,如果賀蘭敏之傷而不死,他需要安撫賀蘭敏之,無論如何也要處罰李賢這個親生兒子。

事實上從李賢出生,他就是太子的後備人選之一,在李賢身上,李治也傾注了無數心血,因為太子李弘至孝,也是因為李弘非常聽話,聽他的話,他才沒有換太子的想法。

不過,李治也想過李賢用何種辦法脫罪,比如說八議,李賢可以使用八議來脫罪,也可以採取正當防衛。

李賢是親王,周國公賀蘭敏之只是國公,可以使用正當防衛的原則,免除處罰,也可以向他哭訴求情。

只是李治也沒有想到的是,李賢直接以“乃為國事,非為一己之私”來脫罪,這是李治都沒有想到的,這一招實在太高了,也太妙了。

李治看著殿中群眾議論紛紛,眉頭一皺。

戴至德轉過頭來,嚴厲的目光掃視過去,眾官頓時收斂,神色肅然。

李治盯著李賢冷冷地道:“世襲勳臣,宏文館學士,東宮左庶子,左散騎常侍,說殺就殺,這世上還有你李賢不敢做的事嗎?今日是周國公賀蘭敏之,卻不知明日,你李賢又要殺誰?”

李賢抬頭,直視李治,他眼睛的目光,卻落在李治身後,那方珠簾之後的武則天女皇帝,當然,現在武則天還不是皇帝,他現在在賭第二,武則天一定會坐實賀蘭敏之的罪名。

無論他給賀蘭敏之,羅列什麼罪名,武則天都會給他坐實,因為武則天想讓賀蘭敏之死,現在賀蘭敏之死了,而死人不會說話。

李賢朝著珠簾後,淡淡一笑,侃侃而談:“賀蘭敏之,身為常騎常侍(皇帝的顧問),食君之祿十餘年,不進諫規諷,不責其事,一當斬!”

李賢先給賀蘭敏之安的第一條罪名,簡單來說就是佔著茅坑不拉屎,身為散騎常侍,不向天子提意見,不規勸皇帝,沒有盡到職責。

李治聽到這話,微微一愣。

這真算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因為敢像魏徵一樣規勸君王的大臣,世間少有,整個高宗朝,這樣的大臣還真沒有,哪怕李績,劉仁軌之流的名臣,也不敢學魏徵。

可問題是,李賢給他安的罪名,李治也無話可說,因為賀蘭敏之確實沒有做到這一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