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獵:從環境生物到古龍之王

第39章 羽狀鱗

若論選擇哪一種遠端攻擊手段,假設有可能,呂行肯定想直接進化出煌雷龍的雷光炮,先暫且不提其威力究竟怎樣,單是那份帥氣就足以讓他心動投入。

然而,要想用電流擊穿空氣,所需能量絕非小數目,而且如何掌控電流方向亦是一大難題。畢竟電流在空氣中不會乖乖走直線,反而會像樹杈般肆意蔓延。

相較之下,簡單的投擲武器才是價效比最高的遠端攻擊方式,畢竟人類作為“恐怖直立猿”,學會的首個降維打擊手段便是扔石頭。

隨著文化與時代的變遷,人類曾發明出幾十甚至上百種形形色色的投擲武器。要說其中威力最大的,當屬重型短矛。鐵質槍頭在質量加持下,足以穿透厚實的木盾,只是射程較短,且對投擲物要求頗高。

呂行自然不會在身上進化出用於投擲的短矛,且不說如何發射,光是每次攻擊所損耗的大量營養物質,就夠他承受的了。他又不像滅盡龍,擁有那種毫無道理的超高速恢復能力。

除了短矛,在人類歷史上,還有一種投擲武器同樣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那便是——投石索。

這是一種歷史極為悠久的投擲武器,最早可追溯至舊石器時代。其製作方法也極為簡易,只需一根長條狀的繩索或皮革,以及隨處可見的石頭即可。

它透過甩動繩索產生高速離心力,將包裹其中的物體投擲出去,據說熟練的使用者,普遍殺傷距離都可以達到100米以上。

倘若在繩索一端加上一根木棍,將投擲物換成更為標準的陶丸或鉛丸,最高殺傷距離甚至能達到驚人的400米,所攜帶動能接近200焦耳,威力足以媲美普通手槍子彈。

這無疑是一種極為適合呂行的遠端攻擊手段,他雖沒有繩索,但卻擁有一條修長且有力的尾巴。

這條尾巴佔據了他2/3的體長,擁有全身最為靈活柔軟的肌肉,當他揮動尾巴時,在鞭梢效應作用下,尖端輕易就能發出音爆。接下來只需對這條尾巴稍作改造,它就能成為一個合格的遠端攻擊利器。

…………

時光飛逝,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又是半個多月過去。

這段時間所獲得的進化點,一半被呂行繼續用於強化身體的基本素質,剩下的則全部被他投入到自己的尾巴上。

當那熟悉的暖流再次湧現,他尾巴中的肌肉也開啟了新的變化。原本長條形纏繞在尾骨上的肌肉群,開始進行更為精細的劃分,逐漸形成眾多獨立個體。

這種獨特的構造,就如同人的舌頭,讓尾巴變得更加精準靈活,若不是內部骨骼有所限制,簡直能像章魚觸手般隨意彎曲。

在內部發生變化的同時,呂行尾巴末梢那半米多長的尖刺與尾巴連線處的鱗片,也開始了奇妙的異化。

那些鱗片逐漸拉長,且不斷變薄,沒過多久就從圓潤的水滴狀,變成了一根根狹長的羽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