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是一片開闊的沿海平原,雖然土壤略顯貧瘠,但充沛的陽光滋養著各類植物,依然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遠處深藍的海面在朝陽的照射下泛著魚鱗般的金光,浪花拍岸的聲響伴隨著海風隱約傳來。
突然,一聲震耳欲聾的咆哮從森林邊緣傳來,驚得呂行渾身鱗片下意識地一緊,伴隨著沉重的腳步聲,一頭龐然大物邁出了森林——那是一隻體型驚人的蠻顎龍。
它有著標準的暴龍型身材,粗壯的後肢支撐著近十八米長的身軀,粉紅色的厚皮上分佈著深藍色的羽毛,從肩背一直延伸到粗壯的尾部。
標誌性的巨大下頜佈滿了匕首般的獠牙,隨著步伐一張一合,前肢略顯短小,似乎只能起到輔助作用,而後腿則粗壯發達,覆蓋著堅硬的鱗甲,每一步都在沙地上留下深深的足跡。
蠻顎龍慢悠悠地踱到一塊突出的岩石旁,龐大的身軀轟然臥倒,愜意地展開背部的兩片巨大翼膜,像船帆一樣吸收著陽光的熱量。
“這個大傻子怎麼來了?“
見到是老相識,呂行倒是不怕了,從樹下的草叢裡探出腦袋,光明正大地打量起來。
隨著蠻顎龍的呼吸,腹部的面板有節奏地起伏著,陽光照射下,它背部的兩片翼膜呈現出半透明的肉紅色,能夠清晰地看到裡面密集的毛細血管網,在陽光下像是流動的熔岩。
話說這種擁有火焰噴吐能力,劇烈運動時體溫會急劇升高,甚至需要額外散熱的生物,真的需要曬太陽來提高體溫嗎?隨便活動幾下就能暖和起來了吧!
眼看這隻蠻顎龍短時間內不打算離開,呂行決定另尋去處。
正好他也需要找一個合適的築巢地點作為根據地,這片沿海平原資源豐富:清澈的淡水、充足的陽光、茂盛的植被吸引了眾多食草生物,是個理想的長期棲居地。
隨著繼續前行,眼前出現了一些被海風侵蝕形成的奇特岩石群,形狀如同一個個聳立的石蘑菇,地勢也開始出現起伏,裸露的岩層構成了一片小型丘陵地帶,一道瀑布從石壁上奔湧而下,在下方沖刷出一個寬闊的水潭,潭水清澈見底。
在水潭不遠處,呂行發現了兩塊相互倚靠的巨型岩石,中間形成了一道天然的人字形縫隙——內部寬敞,外部狹窄,正是築巢的絕佳位置。
解決了住所問題,接下來就該解決食物問題了。畢竟對動物來說,最重要的無非就是吃和睡兩件事。
水潭中雖然有不少小魚和甲殼類生物,但以呂行現在的身體結構並不適合游泳捕食。於是他把目光轉向了另一個地方——靠近海岸的崖壁區。
那裡高聳的崖壁上佈滿天然形成的凸起,棲息著成群的翼龍。這種翼展約三米的飛行生物有著灰色的面板,覆蓋著防水絨毛,尖而長的喙里長著向後彎曲的細密獠牙,和利於抓握的鉤爪。
眼下正值翼龍的繁殖季節,崖壁凸起的石塊上搭建著許多簡易巢穴,裡面肯定有還未孵化的翼龍蛋。
呂行來到一處坡度較緩的崖壁下,仰頭仔細觀察著上方翼龍的活動規律,耐心等待時機。
當一隻翼龍離巢捕食時,呂行立即行動,他彎曲的爪子牢牢抓住巖壁上的細小裂縫和凸起,敏捷地向上攀爬,很快就到達了一處凸起的石塊。
石塊上是一個直徑近兩米的圓形巢穴,由乾燥的樹枝搭建而成,這些枝條經過長期暴曬和海風吹拂,已經變得脆弱易碎,輕輕踩踏就會發出細碎的斷裂聲。
巢穴中央鋪著一層蓬鬆的絨毛,裡面靜靜地躺著三枚比鵝蛋略大的翼龍蛋。
考慮到母翼龍隨時可能返回,呂行必須爭分奪秒,他迅速抓起一枚蛋砸在石頭上,蛋殼應聲破裂,很快就透過破口吃掉了一枚蛋的蛋液,接著又將另一枚蛋小心地含在口中,開始慢慢向崖壁下方移動。
儘管他的動作已經很快,但還是晚了一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