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讓我們有請連舒培小姐上臺,跟我一起完成《林謙1.0》這張專輯中收錄的這首《戰爭》!”
林謙自己既做主持又要完成接下來的這場表演,其實《戰爭》這首歌是整張專輯錄下來最難的一首歌,更別提是現場版的,一個小失誤就可能變成日後網友盤點車禍現場的經典案例。
原版的《戰爭》是四個人完成的一首歌,而林謙和連舒培的這一版由於人數變少,要完成的部分就變得更多了,讓原本詞又多又快氣口還少的男聲部分變得更加難,而且難點不止在於技巧方面,這首歌的rap部分不止有粵語,甚至還有國語,如何在說唱中實現不同語言之間的無縫切換也是非常難的,為此林謙整整練習了好幾天才完全拿下這首歌。
林謙面向觀眾的那一側,整個人灰頭土臉,看起來像是一個剛從戰爭的廢墟里爬出來的倖存者,就連衣服也是剛下臺臨時換了一套做的很破爛的衣服。
伴奏隨即響起,哪怕此時的舞臺面向的觀眾只有二百多名歌迷和幾十家媒體,在林謙和連舒培的眼中,和紅館也沒有什麼區別。
“打我而家就去打仗
打屬於我自己嘅一場仗
假若現實世界根本就係一個戰場
咁一切現象系唔系一堆殘酷假象
假如現實叫我去打一場假仗
打住乜嘢旗號打一場點樣嘅仗
打得唔好我嘅生命就此劃上句號
問得唔好我應該問生命一個乜嘢問號
問我悲哭聲可以有幾多幾多
問我同僚用乜嘢號角吹乜嘢悲歌
歌舞昇平嘅世界幾可聽到凱旋歌曲
曲終人散嘅時候戰友剩低幾個幾個
我問我我嘅戰友系咪就係我一個
我為我嘅生命戰鬥要我保衛我
我話我進一步退一步我都難過
我想過放棄我唔再識分對錯”
林謙的聲音響徹整個釋出會的現場,這一次林謙再一次帶給了他們非常大的驚喜!
林謙平時給他們留下的印象是比較謙遜,比較書生氣的那種溫和的印象,沒想到這麼能放得開。
許多人本以為林謙只能唱唱那種比較青春充滿朝氣的情歌,沒想到嘴皮子這麼溜,還能唱這種現實主義題材的嘻哈風的歌。
雖然女聲部分在這首歌裡佔比部分不高,但卻佔據了幾乎全部的需要唱的部分,連舒培的表現更是非常精彩。
她就像是戰爭結束後重返廢墟進行戰地報道的新聞記者,看到人類曾經用血汗建設起來的美好家園如今變成了一片燃燒的廢墟……意圖從觀察者的角度分析戰爭就是一場無意義且反人性的悲劇。
而林謙則是這場戰爭的親歷者和故事的敘述者,所以哪怕他即興地在表演里加了幾句絕望的怒吼,也並不突兀,權當是入戲太深。
……
“沒想到林謙還能寫這麼具有現實意義題材的歌!”
“是啊,雖然我還沒聽到專輯裡的其他歌,但是因為這一首《戰爭》,整張專輯都會因此昇華!”
“不侷限於港島,整個華夏都好久沒有創作者來寫這些題材比較沉重嚴肅的音樂了。”
底下的媒體討論得轟轟烈烈,絲毫沒有人注意到,幾位工作人員正在悄悄地完成變身……
《戰爭》這首歌曲的表演結束後,馬上就進入到了第二個互動環節。
第二個互動環節,是閱讀粉絲來信的環節,雖然林謙只是一個新人,他以為……是收不到信的,但這個環節卻是必須要有的。
但當夏聰提上來一個看上去雖然迷你,卻零散擺放著各種顏色各異款式各異的小紙條,還是有些驚訝。
林謙看到這些或是小紙條,或是精美得用信封裝飾好的這些資訊載體,第一個想法其實是……不多,全都念完,應該不會累死。
很簡單吧,但當他一個個全都念完這些……文字,他恨不得幾巴掌抽死一個多小時前的自己……
林謙此刻臉上還是那副戰損版的妝容,衣衫破舊地站在舞臺上,開啟了夏聰放在桌上的小紙盒子,拿了一個精緻的黑色信封出來,連裡面的資訊載體也別出心裁,那是一張同樣黑色的紙,用白色的筆寫下來的資訊,字跡格外清秀,似乎為了照顧林謙,整封信都是用繁體字寫的。
“林謙,你好。
我是一個來自四千裡之外的旅人,那一日,我瞞著父母,獨自來到這個我從小聽到大的這個國際大都市。
我找到了一家可以看到維多利亞港的旅店,我在那裡,每天看著熙來攘往的貨船,感覺這個城市充滿了生命力,不像我的家鄉晉陽,每個人都是死氣沉沉的看不到一絲希望,可當我來到這個城市裡最繁華的地帶,那裡有著世界級的中央商務區,我看到的卻是幾乎和我家鄉一樣的暮氣,後來的幾天,我每天都在這裡尋找著答案,企圖找到一個能說服我的答案。
我在我的家鄉,每天都在上學,父母對我的期待永遠都是考上最好的大學,未來能夠進入省屬的國企,在他們眼中,這就是在我們晉省的年輕人最好的出路。
我也如他們期待的一樣,從小到大,每天都在上學,從一個眼中閃爍著光明,有著童真,會幻想著遨遊太空的小孩,慢慢蛻變成了一個眼鏡片越來越厚,雖然成績始終如他們期待的那般,一路從晉陽的市重點中學的普通班上了更好的重點班,成了重點班的尖子生,可我也越來越不快樂了。
高考在即,我知道我臨陣脫逃,不再是他們眼中那個言聽計從的乖小孩了,但我也想任性一回,我知道我不是在逃跑,我是在自救,我的壓力太大了,倘若我這一趟找不到答案,可能這個世界上就再也不會有我這個人了。
但那一天,我在中環碰到了你,我看到了和我差不多年紀的你,充滿了活力地在那裡盡情的揮灑著自己的青春,演唱著《活著Viva》,雖然有著語言隔閡,我不太能聽懂這首歌裡在唱什麼,但第二天我就發現你在音樂軟體上,上傳了那首歌,我連續聽了一個下午。
那時候,我找到答案了。
是啊,年輕就是我們的資本,我們活著就應該為自己活著,應該去追逐自己的夢想,而我不甘心只是跟隨他們的腳步一輩子在按部就班的生活裡打轉!
如果你能讀到我的信,我現在已經回到了晉陽一中繼續準備我還有一個多月就要來臨的高考了,但是你放心,我還有剩下來的旅費,等你的新專輯發售,我要給我們班的同學,每個同學送一份你的專輯來感謝你的救命之恩!
徐航”
“嗚……呼。”林謙眨了眨眼,企圖遮掩自己快要流淚的情緒。
第一封信的殺傷力,就如此強大?
林謙知道網上傳說的“山河四省”的學生面臨的壓力,重壓之下,像徐航這樣的例子或許不止一個,幸運的是,徐航在旅途之中尋找到了自己滿意的答案,並且有了想要為之付出努力的動力。
但徐航這種家庭條件能夠支援他踏上數千公里的旅途來尋找答案,也是少之又少的,不說所謂山河四省,哪怕最富裕的珠三角和長三角也未必能有多少這樣的家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