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需要提高生產率和工作量,提高生產率是經濟增長的唯一途徑!”
“由於我的支出是另一個人的收入,當我獲得另一個人提高生產率的時候,經濟就會增長。”
“我們如果觀察各種交易加以總結,就會發現一條類似於生產力增長軌跡的漸進線。”
“但是由於我們借債,於是產生了週期原因,並不是任何法規,而是人的天性和信貸本身的運作方式。”
“大多數人借債,都是為了提前消費,為了僅憑現在收入買不起的東西。。”
“他在借債後,支出必然超過收入,實質上是向他未來的自己借錢。。”
“他給自己設定了一個未來的時間,到那個時候你的支出必須少於收入,以便償還債務,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週期。。”
“通常情況下,一旦他借錢就製造了一個週期,對於個人是這樣,對於整個經濟執行也是這樣。。”
“這就是為什麼必須理解信貸,因為信貸觸發了一系列可以預料的、將在未來發生的事件。。”
“不過,請大家不要誤解我的意思~”
“信貸不一定是壞事,只是會導致週期性變化。”
“信貸,如果造成超過償還能力的過度消費,就是不良信貸。”
“反之,現在如果高效率的分配資源和產生收入讓你能償還債務,它就是良性信貸。”
“比如,如果你借錢買了一臺彩電,電視機不會為你帶來任何收入,更不能成為你償還債務資產。。”
“但是你如果借錢買一臺貨車,用它來賺到更多的錢,你就能夠償還債務,提高生活水平。”
“而且,在有信貸的經濟執行中,我們可以跟蹤各種交易,觀察信貸如何帶來經濟增長~”
“比如,你每年掙10萬米元,沒有任何債務,你有不錯的信用記錄,還可以從信用卡里借1萬米元。。”
“那麼你每年可以花11萬米元,即使你的收入只有10萬米元,由於你的支出是別人的收入,另一個人因此掙了11萬米元。。”
“這個掙了11萬米元的人,如果沒有任何債務,可以借1.1萬米元,他可以消費12.1萬米元,即使他的年收入只有11萬米元。”
“由於他的支出是另一個人的收入,而我們透過跟蹤各種交易可以看到這個過程不斷自我強化。。”
“但請大家不要忘記,借債會形成周期~”
“週期會上升,最終也會下降。”
“債務週期,一般可以被分為短期和長期。”
“隨著經濟活動的增加出現了擴張,短期債務週期的第一階段支出繼續增加,價格開始上漲,將導致支出增加的是信貸。。”
“而信貸可以即刻憑空產生,如果支出和收入的增長速度超過所出售的商品的生產速度,價格就會上漲。。”
“通常來說,我們把這種商品價格的上漲,稱為通貨膨脹。”
“各國央行不希望通貨膨脹過高,因為這會導致出現許多問題。。”
“央行在看到價格上漲時就會提高利率,隨著利率的上升,有能力借錢的人會減少,同時現有的債務成本也會上升,就等於你每個月的信用卡還款利益會隨之增加。。”
“由於人們減少借債,還款額度增長,剩下來用於支出的資金將減少,因此支出消費的速度就會放慢。。”
“而由於一個人的支出是另一個人的收入,環環相扣,幾乎所有普通人的收入都將下降。。”
“這種由支出消費減少,信貸總量減少,商品價格下跌,市場交易不活躍,債務違約頻頻發生的情況,我們稱之為通貨緊縮。”
“形成經濟增長的動力減少,經濟會進入衰退期。。”
“如果衰退過於嚴重,而且通貨膨脹不再成為問題,央行將降低利率,使經濟活動重新加速~”
“隨著央行負責調控的市場利率降低,償債成本下降,借債和支出增加,出現另一次經濟擴張。。”
“由此可見,經濟就像一臺機器一樣執行~”
“在短期債務週期中,限制支出的唯一因素,是貸款人和借款人的貸款和借款意願。。”
“如果信貸易於獲得,經濟就會擴張,如果信貸不易獲得,經濟就會衰退。。”
“所以,短期債務週期主要由央行控制,通常會持續5~8年,在幾十年裡不斷重複。。”
“而且在每個週期的低谷和高峰後,經濟增長和債務都超過前一個週期。”
“為什麼會這樣?”
“這是人促成的!”
“人具有借更多錢和花更多錢的傾向,而不喜歡償還債務,這是人的天性。。”
“因此,在長期內債務增加的速度超過收入時,就形成了長期債務週期波動曲線。。”
“能夠影響長期債務週期曲線的因素有很多,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人們的心理預期。。”
“在人們普遍認為市場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人們就會特別關注最近出現的情況。。”
“比如漲工資,比如能夠撈外快的機會越來越多,比如自己從事的副業,也能帶來很不錯的收入等等。。”
“收入一直在增加,資產價值不斷上升,股票市場欣欣向榮,用借來的錢購買商品,服務和金融資產很划算,當人們過度借貸消費時,經濟泡沫便產生了。。”
“因此儘管債務一直增加,但收入也以相近的速度增加,從而抵消了債務,我們把債務與收入比率,稱為債務負擔。”
“只要收入繼續上升,人們就會普遍認為,債務負擔可以承受。。”
“與此同時,資產價值迅猛上升,人們大量借錢來購買資產,這些由投資促使資產價格日益升高,人們會感覺自己很富有~”
“因此儘管人們普遍積累了大量債務,但收入和資產價值的上升,仍然可以幫助借貸人在長期內保持良好的信用度。”
“但是這種情況顯然無法永久持續下去,也確實沒有持續下去,幾十年來債務負擔緩慢增加,使償債成本越來越高,到了一定的時候,償債成本的增加速度超過收入,迫使人們削減消費支出。。”
“由於一個人的支出是另一個人的收入,社會整體收入就會開始下降。”
“人們的信用因此降低,致使借貸減少,償債成本繼續增加,使得支出進一步減少~”
“這時,長期債務曲線到達了週期的頂峰,整個經濟體的債務負擔會變得過重,讓整體經濟走勢進入向下的階段。。”
“至此,繁榮週期開始逆轉,進入了衰退週期!”
“比如,1929年開始的經濟大蕭條。。”
大衛說到這裡,走到眾人面前拿起果汁喝了一口,隨後轉身重新拿起一根粉筆在黑板上寫了兩行字,對眾人接著道。
“在經濟走勢進入向下的階段,大多數人都會經歷一段去槓桿化的痛苦時期。。”
“在去槓桿化過程中,人們削減消費支出,整體收入水平就會下降,信貸逐漸消失,資產價格下跌,銀行發生擠兌,股票市場暴跌,社會緊張加劇,預期大幅度降低。。”
“隨後形成惡性迴圈,收入下降和償債成本增加,借款人倍感拮据,隨著信用消失,信貸枯竭,借款人再也無法借到足夠的錢來償還債務,借款人竭力填補這個窟窿,不得不出售資產抵債。。”
“而且在支出下降的同時,出售熱潮會讓市場充斥大量待售資產。。”
“這時股票市場暴跌,不動產市場一蹶不振,銀行陷入困境,隨著資產價格下跌,借款人能夠提供的抵押物的價值下降,這進一步降低了借款人的信用,人們覺得自己很窮,在繁榮期獲得的幸福感,也將迅速消失。”
“支出減少→收入減少→財富減少→信貸減少→借債等等隨之減少,這是一個惡性迴圈。”
“它看起來與衰退相似,但不同之處是無法透過降低利益來挽回局面,在衰退中可以透過降低利率來刺激借貸。。”
“但是在去槓桿化過程中,由於利率已經很低,接近零,從而喪失刺激功能,因此降低利率不起作用。。”
“比如在大蕭條時期,米聯儲就曾把利率調整到了接近零的程度。。”
“衰退與去槓桿化之間的差別,在於在去槓桿化過程中,借款人的債務負擔變得過重,無法透過降低利率來減輕貸款人意識到債務過於龐大,根本無法足額償還,借款人失去了償貸能力,其抵押物失去價值。。”
“人們會覺得受到債務的極大傷害,不想再承擔更多債務,放貸人停止放貸,借款人停止借貸,整個經濟體與個人一樣都失去了信用度。。”
“那麼應該怎樣應對去槓桿化?”
“問題在於債務負擔過重,必須減輕,為此可以採用四種辦法~”
“一,個人或企業和政府,必須有計劃和目的性的削減支出。”
“二,透過採用債務違約和重組等方式,來減少債務。。”
“三,財富再分配,將財富從富人轉給窮人。。”
“四,央行根據具體情況調空利率,併發行更多貨幣刺激信貸市場的增量。。”
“這四種辦法,被用於現代歷史上的每一個去槓桿化過程~”
“比如30年代的美國,50年代的英國。。”
(注:還有90年代的島國,2010年代的西班牙和義大利。)
。。。
大衛舉起手裡的粉筆,指著黑板上的幾行字,目光看向面露思索之色的眾人,故意停頓十幾秒後,繼續說道。
“在去槓桿化的過程中,通常有效的首選措施,是削減消費支出。”
“剛才提到個人,企業,銀行和政府都勒緊褲帶,削減支出,從而能夠減少債務。。”
“我們經常把這稱為,緊縮。。”
“當借款人不再借入新的債務,並開始減少舊債務的時候,人們常常會以為,債務負擔會減輕。。”
“但我們根據歷史可以看出,真實情況剛好相反~”
“支出減少了,而一個人的支出是另一個人的收入,這就導致收入下降,收入下降速度超過還債的速度,因此債務負擔實際上更為沉重。。”
“我們已經看到這種削減支出的做法引起通貨緊縮令人痛苦,企業不得不削減成本,這意味著工作機會減少,失業率上升,這導致下一個步驟必須減少債務。”
“很多借款人無法償還貸款,而借款人的債務是貸款人的資產,如果借款人不償還銀行貸款,人們會擔心銀行無法返還其存款。。”
“因此人們會紛紛從銀行取出存款,銀行受到擠兌,進而導致更多個人,企業和銀行出現債務違約,這種嚴重的經濟收縮就是蕭條。。”
“蕭條的一個主要特徵,是人們發現他們原來以為屬於自己的財富中,有很大一部分實際上並不存在。。”
“我們,以酒吧為例~”
“當你用賒賬的辦法買一瓶啤酒時,是承諾會在未來某天償還酒吧的賒賬。”
“而對於酒吧而言,你的承諾賒賬,成為酒吧的一項資產。”
“但是如果你不兌現承諾,不償還酒吧的賒賬,實際上是債務違約,那麼酒吧的這項資產實際上一錢不值,它實際上是消失了~”
“很多貸款人不希望自己的資產消失,便會同意債務重組。。”
“債務重組,意味著放貸人得到的還款會減少,或償還期延長,或利率低於當初雙方商定的水平。。”
“無論合約如何被破壞,債務重組的結果,是債務減少。。”
“放貸人希望多少收回一些貸款,強過血本無歸,而借債人選擇債務重組,是想花費較少的錢,讓債務消失。。”
“當然了~”
“能夠採用債務重組方式化解債務的通常是企業,更多個人無法承擔債務重組,只能申請破產清算,進而丟掉一切。。”
“而以上發生所有這些,都將對中央政府的政策,產生重大影響!”
“因為收入降低和就業減少,意味著政府的稅收減少。。”
“與此同時,由於失業率上升,中央政府需要增加支出,很多失業者儲蓄不足,需要政府的財務資助。”
“此外,政府還會出臺一系列的刺激計劃和增加支出,以彌補經濟活動的減少。。”
“所以在去槓桿化過程中,政府的財政預算經常會赤字飆升,這些我們經常會在媒體上看到。。”
“政府必須加稅或者舉債以填補赤字,但在政府財政收入下降,和很多普通人都失業的時候,它應該向誰融資呢?”
“富人!”
“由於政府需要更多的錢,而且大量財富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中,政府自然而然的增加對富人的徵稅,以幫助經濟中的財富再分配,把財富從富人那裡轉給窮人。”
“所以在經濟形勢走入下行期的過程中,正在困苦當中的窮人開始怨恨富人,承受經濟疲弱,資產貶值和增稅壓力的富人們,也會開始怨恨窮人。”
“如果蕭條繼續下去,就會爆發社會動盪。”
“不僅國家內部的緊張加劇,而且國家之間也會這樣,債務國和債權國之間尤其如此。。”
“而且這種局勢往往可以導致政治變革,有時是非常極端的變革。。”
“比如,近二十年的拉美各國。。”
“但請大家不要忘記,人們心目中的貨幣,其實大部分都是信貸。。”
“信貸一旦消失,人們的錢會不夠花,人們迫切需要錢,而你一定記得誰可以發行貨幣~中央銀行!”
“如果央行已經把利率降到接近零的水平,又不得不發行更多貨幣,希望以發行貨幣與削減支出,減少債務和財富再分配不同,就有可能會引起通貨膨脹,進而刺激經濟復甦。。”
“中央銀行不可避免的憑空發行更多貨幣,並使用這些貨幣來購買金融資產和政府債券,這種情況曾在大蕭條期間發生過。。”
“世界各國的央行也增發過很多貨幣,它們想透過使用這些貨幣購買金融資產,幫助推升資產價格,從而提高了人們的信用,但這僅僅有助於那些擁有資產的人。。”
“這,就是危機中存在的機遇!”
大衛說完這句話,目光看向麗芙琳和萊斯利,挑著眉毛笑了笑道。
“央行可以發行貨幣,但是隻能購買金融資產,大部分都是政府債券。。”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購買商品和服務,可以向人民送錢,卻無法印鈔票。。”
“所以為了刺激經濟,央行和政府必須合作,央行透過購買政府債券其實是把錢借給政府,使其能夠執行赤字預算,並透過四季計劃和失業救濟金來增加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支出。”
“這增加了人們的收入,也增加了政府的債務。。”
“但是這個辦法將降低經濟中的總債務負擔,它的風險很大,決策者們必須謹慎考慮平衡、降低債務負擔的辦法。”
“在溫和的去槓桿化過程中,債務收入比率下降,經濟實際上是正增長,同時通貨膨脹並不是一個問題,這是透過適當的平衡所取得的。。”
“如果決策層取得適當的平衡,去槓桿化過程就不會那樣激烈,經濟增長速度緩慢,但債務負擔會下降,這就是溫和的去槓桿化。”
“為了取得適當的平衡,政府需要結合削減支出,減少債務,轉移財富和發行貨幣的辦法,以保持經濟和社會穩定。。”
“那麼,發行貨幣是否會加劇通貨膨脹呢?”
“如果增發的這些貨幣,能夠抵消信貸的降幅,它就不會引發通貨膨脹。。”
“因為,更重要的支出!”
“每一塊錢的支出,無論支付的是貨幣還是信用,對價格的影響都是一樣的。”
“央行增加貨幣發行量,不僅可以彌補消失的信貸,還能推動收入的增長,讓收入的增長率超過所積累債務的利率,進而化解債務負擔。。”
“例如,假設有一個國家正在經歷去槓桿化,其債務收入比率是100%,這意味著債務量相當於整個國家一年的收入。”
“如果這些債務的利率是2%,債務總量以2%的利率速度增加,而收入的增長率僅有大約1%,那麼債務負擔就永遠不會減輕。。”
“但發行更多貨幣,使收入增長率超過利率的增長,這個方法對於央行來說太容易了,很可能會被濫用。。”
“例如20年代的德國,由於超發的貨幣數量太多,爆發了歷史中最著名的通脹,人們買一升牛奶需要3000億馬克。。”
“呵呵~”大衛向眾人聳聳肩,攤手道。
“什麼樣的牛奶,才能賣3000億啊!”
“我做夢都想象不到,那會是多少錢。。”
“哈哈哈~”艾瑞克指著大衛,聲音爽朗的笑了起來,目光裡還帶著一絲讚許。
老切羅夫歪頭瞄了一眼老友馬爾科姆,意有所指的笑問道:“我們在這裡吃過午餐,再走?”
“嗯。”比較沉默的馬爾科姆,緩緩點頭,嘴角露出笑意,同意了。
而坐在老切羅夫身旁的戴安,眨了眨眼睛,看向麗芙琳,又把目光落在大衛身上,問道。
“我聽說,你有一位廚藝非凡的女性朋友。。是吧?”
“啊哦~我猜,你說的應該是崔瑩瑩。”
“她的廚藝確實很棒,我非常喜歡她。”
“。。”大衛的這句回答,無疑是向眾人肯定了兩件事。
他不僅喜歡崔瑩瑩的廚藝,還喜歡她這個人。。
此時,麗芙琳忍不住故意向大衛瞪起眼睛,冷聲道:“別忘了,你已經有未婚妻莉莉絲了!”
“額~我沒忘啊!”
“可是即便我有了莉莉絲,也不妨礙我喜歡其他人啊。。”
大衛放下手裡的粉筆,笑吟吟的看向萊斯利,咂著嘴道:“兄弟,你挺不住的時候,一定要告訴我。。”
“放心,我肯定幫你!”
“滾蛋!”萊斯利咬著牙,忍著笑,虎著臉罵道。
“哈哈哈哈~”艾瑞克的目光在三個年輕人轉了幾圈,向老切羅夫道。
“我開始喜歡這小子了!”
“呵呵~”
老切羅夫對於大衛這種“臭不要臉”的回答,表示毫不在意的笑了笑,目光轉向黑板,漸漸陷入了沉思。
而一直在觀察眾人反應的大衛,看到老切羅夫的神態後,轉身走到黑板旁邊,拿起粉筆,笑道。
“接下來,如果大家願意聽我繼續講吓去的話,我想和大家繼續分享一下,我對於經濟執行週期的一些看法。”
“好啊,你繼續。”艾瑞克沒有顧及其他人的想法,直接擺擺手道。
“額。。OK!”大衛等待幾秒,見剩餘幾人都沒發聲,便笑著用筆在黑板最下面寫了兩行字,道。
“我發現大多數人理解的週期,是把週期看成了一系列事件,認為這些事件通常會遵循某種順序,一個接一個的發生,一波上升,一波下跌。。”
“但我認為,不應該只把它看作一個接著一個的順序發生,而是要把每個事件的前因後果都考慮進去,找到它們存在的因果聯絡,進而。。”
。。。
客廳裡,大衛的聲音清晰的傳到了每個人的耳中。
但在此時,房子外面~
從紐約趕來的奧迪斯·帕克先生,雙手背在身後,站在一個視窗默默看向客廳裡,嘴角忍不住露出了讓人感覺意味不明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