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沒錯。”奧迪斯·帕克笑意莫名的聳聳肩,回頭向一名手下挑了挑眉毛道。
“您放心~等您到了華盛頓,我會在第一時間告知您這邊的訊息。”
“嗯。”派恩若有所思的點點頭,目光掃過遠方的煙柱,邁步走上了飛機。
。。。
約二十分鐘後,機場的停車場裡。
奧迪斯·帕克用手扶著車門,望香瀰漫在南方天空中的滾滾濃煙,對臉上驚愕表情的前CIA女僱員託比·歐爾說道。
“雖然,老闆在離開前沒有交代對你的安排,但他也沒有對你的不作為表示什麼。。”
“未來幾天,我可能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幫助老闆,照看好他的家人們。”
“你的機會來了,託比!”
“照顧好他的家人們,也許他就不會對你之前的行為,心存不滿了。”
“。。好,我會的!”託比的右手悄悄握緊了拳頭,目光依然盯著遠方天際,應道。
她對於奧迪斯·帕克在話中反覆提到的不作為,並沒有開口為自己辯解,而是選擇了預設。
在CIA紐約分部女探員帕梅拉·蘭迪,領到任務前來休斯頓約見大衛的時候,她就收到了來自前男友埃茲拉·克雷莫(CIA紐約分部負責人)的隱晦“警告”,可她卻沒有對任何人提起過這件事。。
直到帕梅拉·蘭迪的“任務”失敗,被大衛送上飛機之後,她才被奧迪斯·帕克找到,“被迫”講出了所有。。
她為何明知帕梅拉·蘭迪要對大衛使用“美人計陷阱”,卻什麼都沒做,連一句提醒都沒說?
奧迪斯·帕克和其他人沒有當面問過她,可能也是懶得去聽“叛徒”的解釋。
她,到底是怎麼想的?
也許除了她自己,沒人會在乎。
。。。
休斯頓市區西郊,布拉索斯河畔,臨近十號州際公路的農場門前。
齊娜駕駛的一輛二手福特卡車,緩緩駛入已經被拆掉準備重建的農場大門時,遠遠就看到了老馬爾金、老大衛、老愛德華·B·崔恩,三人湊在一起指著夕陽下的遠方天際。
而在他們身後,老崔恩的女兒瑪麗蘇,還有高個紅頭髮伯特和小個子巴洛,三人也湊在一起望向遠處的天際,好似在討論著什麼。
“額。。我們直接過去嗎?會不會打擾到他們”轎車裡,坐在副駕駛位上的崔瑩瑩,向司機齊娜問道。
“沒事,他們。。你看那邊的是什麼?”齊娜表示沒關係的搖搖頭,剛想把車開過去,眼角餘光忽然瞥見遠方天空中升起的一大團灰黑色煙柱,驚訝的道。
“那是。。哪兒?海邊港區?”崔瑩瑩有些不確定的答道。
“沒錯,應該是入海口那邊的工業區!”齊娜放緩了車速,目光緊緊盯著遠方心思微動,又問道。
“我記得~前兩天老切羅夫先生為妻子戴安·嶽靈頓,和女兒麗芙琳安排的待產別墅,距離工業區很近吧?”
“嗯。”崔瑩瑩很快就聽懂了她的意思,點頭道。
“看今天的風向,這些煙很快就會覆蓋她們居住的那片區域了。”
“走~我們先搞定這邊,和老大衛講明情況,然後儘快過去看看她們!”
“好。”崔瑩瑩低頭看了一眼抱在懷裡的保溫飯盒,心中再次升起了對於齊娜的心思細膩和高情商的感慨。
---
---
同一時間。
米國東北部,馬薩諸塞州。
波士頓市,布魯克萊恩社群。
行政隸屬於諾福克縣的布魯克萊恩(Brookline),位於大波士頓地區的西部,距離市中心大約4.5英里,開車需要20分鐘左右,佔地6.8平方英里。
它與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隔河相望,毗鄰世界聞名的哈佛醫學院長木醫學區。
它是大波士頓最出名的高檔獨棟House住宅區,也是已故總統肯尼迪的故鄉。
不過,現在波士頓本地人或在校讀書的大學生們,在提起布魯克萊恩(Brookline)的時候,可能更多會想到這裡居住著幾位已經名揚世界的業內翹楚人物。
比如成立於1947年,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重要附屬機構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現任所長霍華德·潘提斯教授和他帶領的團隊,在抗癌與癌症治療方面取得了多項重大突破性研究和實踐成果,讓無數對癌症心懷巨大恐懼的患者,看到了一絲希望之光。
而在交響音樂界近十年最炙手可熱的天才,也是最具有爭議性的人物,波士頓交響樂團的作曲家和指揮家圖斯·舒曼·格魯伯,想購買自己的第一棟房子時,就選在了布魯克萊恩社群。
當然~
除了以上兩位名人,還有在哈佛大學讀書工作多年的國際著名經濟學家阿姆斯特朗·巴特萊教授,在考慮購買屬於自己的第一棟房子時,也選擇了布魯克萊恩社群。
所以在布魯克萊恩社群的一棟House中,跟隨著導師巴特萊教授回家的大衛·科爾曼,正站在二層的寬敞書房裡,面對著整整六排高大的書架,驚歎道。
“這些都是您多年以來的。。筆記?”
“嗯!”
巴特萊教授表情平靜的走到大衛身旁站定,望著自己畢生研究留下的各種記錄和筆記,感慨道:“我也沒想到,在不知不覺間已經它們已經有這麼多了。”
“它們有多少?您統計過嗎?”大衛面露驚歎,走到書架前隨意拿出幾本筆記問道。
“統計?”
“呵呵~”巴特萊教授笑了。
他回望著身後,那張陪伴了自己大半生時光的老舊書桌,緩步走到它面前用手輕撫著桌面,輕嘆道:“你不要學我,更不要把時間放在工作和失業上面,卻忘了生活中還有更多值得你去珍惜的東西。。”
“好的。”大衛表示贊同的點點頭,拿著一本筆記走到導師身旁,四下看了看,貌似隨意的問道。
“您當初在選擇經濟學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將來能進入哈佛大學成為熊彼特的門徒,拿到諾貝爾經濟學獎?”
“門徒?”
“這個詞兒,是褒義嗎?”巴特萊教授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走到書桌後面,在自己的老位置坐下後,微笑問道。
“當然!”大衛見導師巴特萊教授好像不願繼續這個話題,便走到他對面坐下,換了一個話題道。
“對於門徒這個詞的使用和理解,不帶有任何個人主觀色彩,我只是覺得它是一個有趣的中性詞。”
“以前,我在向您提到喜歡研究心理學和經濟學、社會學的時候,其實還有一些偏理論性的個人思考和收穫沒有全部講完,您想聽聽嗎?”
“好啊~你講。”巴特萊教授向後靠坐,調整好了一個舒服的自己笑道。
“OK!”大衛開心呲牙一笑,起身走到書房角落吧檯處,手腳麻利的給自己弄了一杯酒水,輕輕搖晃著酒杯回頭看向導師,斟酌片刻後道。
“幾年前,我剛到紐約工作的時候,對許多看到聽到的人和事都非常好奇,卻沒有膽子去深入探詢,只能把一些最感興趣的人和事先默默記下來。。”
“後來,我在聽到幾位醉酒的紐約大學女學生聊天時,偶然獲知了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和他的學生榮格的名字,還有一些關於他們提出的心理學理論,頓感找到了自己一直最想要學習的知識。”
大衛說著,走到巴特萊教授對面坐下,聳聳肩繼續道。
“是的,沒錯!”
“最開始驅動我獲取更多知識的動力,就是我對人們各種心理的強烈好奇心!”
“我想透過學習這些知識,再加上近距離的細微觀察等方式,探尋人們在做出某些決定或說出某些話的時候,內心的真實心理活動。。”
“於是,我在書店和公共圖書館裡先找到了弗洛伊德的著作,又找到了他的學生卡爾·古斯塔夫·榮格的許多著作學習之後~”
“我發現,不論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體系,還是榮格體系的理論,都公認情結是非常重要的。”
大衛嚮導師舉起酒杯笑了笑,略帶自嘲的道:“情結(Complex),指的是一群重要的無意識組合,或是一種藏在一個人神秘的心理狀態中,強烈而無意識的衝動。”
“它,心理學家們是探索心理學的一種方法,是精神分析學派的一個主要概念,也是重要的理論工具。”
“榮格派的理論認為,情結有很多種,它與創傷經驗或有關,或無關。。”
“情結有很多種,比如戀母情結(俄狄浦斯情結)、戀父情結(厄勒克特拉情結)、未完成情結(蔡格尼克效應)、約拿情結、自卑情結、救世主情結、完美情結、成功情結和初戀情節等等。”
“它們形成的起因非常複雜,但任何情結的核心都可以是一個共通的經驗模式,即原型(archetype)。”
“在榮格看來,心靈或人格結構是由意識(自我)、個體潛意識(情結)和集體潛意識(原型)等三個層面所構成。”
“意識,是人格結構的最頂層,也是心靈中能夠被人覺知的部分。”
“如知覺、記憶、思維和情緒等,其功能都是使個人能夠適應其周圍環境,自我則是意識的中心、自覺意識和個體化的目的所在。。”
“而個體潛意識的內容,主要是情結。”
“即一組組壓抑的心理內容聚集在—起的情緒性觀念群,還包括—切被遺忘的記憶、知覺和被壓抑的經驗,以及屬於個體性質的夢等等。”
“最後的集體潛意識,是人格或心靈結構最底層的潛意識部分,包括世世代代活動方式和經驗庫存在人腦結構中的遺傳痕跡。”
“它與個體潛意識最大的不同,是它源於人類祖先的血脈遺傳,不是被意識遺忘的部分,而是個體始終意識不到的東西。”
“但是,由於人類遺傳下來的原型不需要藉助經驗的幫助,即可使個人的行動在類似的情境下與他的祖先的行動相似。”
“所以,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會表現出,一些源自父親和母親的為人處世風格或行為習慣。。”
巴特萊教授的眉頭微蹙,默默盯著大衛看了一會兒,忽然開口問道:“你,想說什麼?”
“呵呵~”
“是的!您猜的沒錯,我已經發現了。”大衛放下酒杯,身體前傾,雙肘撐在書桌上面色平靜的道。
“根據榮格學派的理論,人格系統主要有四種原型~”
“人格面具,是指人格最外層的那種掩飾真我的假象,總是按照別人的期望行事,與其真正人格並不一致。”
“阿尼瑪(或陰性基質),是指男人身上具有的女性基本特質或特徵,當阿尼瑪高度聚集時,它可使男子變得容易激動、憂鬱等。”
“阿尼姆斯(或陽性基質)指女人身上具有的男性基本特質,當阿尼姆斯高度聚集時,則會讓女性具有攻擊性、追求權力等。”
“陰影(或陰暗自我)人格的最內層,它具有獸性的低階的種族遺傳,類似於弗洛伊德所說的本我。”
“人類心靈的能量來自外界或身體,可一旦外界能量轉化為心靈的能量,就由心靈來決定其使用。”
“雖然,我和老摩根先生的長子帕納里斯,還有他的長女謝麗爾接觸的並不多。”
“但我能從他們的言談舉止和一些小習慣當中,發現他們對自己父母都心懷著。。情結!”
“對於摩根家族的長子帕納里斯,我們先暫且不說。”
“今天我見到的摩根家族長女謝麗爾,我很確定她身上就具有一些老摩根先生的基本性格特質,且表現出了一定的攻擊性和內心迫切追求權力的慾望。。”
“這個發現,幫助我徹底推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因為我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裡,透過學習心理學理論和各種實踐,總結出了人類普遍擁有的16種最基本慾望需求~”
“它們分別是:被接受的需求、好奇心、權力、獨立、秩序(建立或破壞)、儲蓄、飲食、榮譽(Honor)、理想、社交、家庭、地位、復仇、浪漫、體育活動和安寧。”
“現在還懷有身孕即將分娩的謝麗爾,與我見面時就表現出了被接受、好奇心、權力、獨立、破壞秩序、榮譽、理想、社交、家庭、地位的強烈需求。。”
“當以上某一種人們普遍擁有的心理需求,在獲得充分滿足時會讓人體分泌大量多巴胺,使人在身體和精神層面都得到極大的滿足。”
“當然~”
“我相信,不管是帕納里斯,還是謝麗爾,都不存在伊底帕斯情結。”
“他們最渴望的都是獲得認可和尊重。”
“我更相信老摩根先生與他的妻子內瑞雅,不會在涉及家族傳承這種事情上,衝動的感情用事。”
“他們做出的任何決定,我都會無條件支援!”
“可以了!”巴特萊教授抬起手,直接打斷了大衛的聲音,眉頭緩緩舒展開,站起身目光深邃的看向大衛,低聲道。
“他們和你一樣都是好孩子,只是。。”
“您放心,我明白!”
“嗯!今天先這樣吧,我累了。”
“好的!”
“您放心,我一定會認真學習您的筆記,絕不會辜負您的期望!”大衛眨著眼立刻露出笑臉,快速繞過書桌來到導師身旁,扶著他的胳膊笑道。
“。。”巴特萊教授抿著嘴微微點頭,轉頭掃了一眼不遠處的書架,很快就平復好了極度複雜的心情,大步走向三樓。
。。。
大衛送走了巴特萊教授,轉回書房坐在導師剛才的位置上,抬頭望向不遠處的幾組書架,深呼吸幾次,陷入了沉思。
他剛才與導師巴特萊教授說話繞大圈子,最終想表達的真實想法已經很清楚,也很無奈了。
在米國二百多年的建國曆史上,極少出現某個大家族明明長子可以繼承家業,卻偏要推舉出一位女繼承人的先例。
老摩根至今都未表態,誰才是他心中認可的家族繼承人,也未對外公開講過長子帕納里斯將會是唯一繼承人。
老摩根的妻子內瑞雅,也從沒說過這件事。
當她每每被問道,總會岔開話題,對此根本不表態。
他們夫婦不說,難免會讓人浮想聯翩,不停的猜。
而這就讓那些已經下注的人,還有和大衛一樣的中立派和保守派,只能不斷使用各種手段旁敲側擊,不停的揣測他們的心思,希望能夠儘早獲知一個準確的答案。
規矩就是規矩,規矩(規則)無處不在。
也許,從能力和性格方面考慮,謝麗爾的確是執掌家族大業的最佳繼承人。
但如果她想和哥哥爭位,就必然會引發一場家族內鬥。
大衛不想成為誰的馬前卒,更不想莫名其妙變成摩根家族奪權內鬥的炮灰。
可這些話他又不能直接去找老摩根夫婦,或者“太子”和“長公主”去當面說清楚。。
所以他才會用繞圈子的方式,委婉的嚮導師表態,自己不遠被捲進去,只想安心抱大腿,不管摩根家族下一任掌權者是誰!
至於巴特萊教授聽完他的表態之後,到底心裡會怎麼想,會不會為他出面說話,就不是大衛能夠控制的了。
。。。
書房裡。
大衛在沉思片刻後,掃了一眼對面的幾排書架,又望向擺在書桌上的電話,伸手拿起話筒撥打了出去。